





























60年前,伴随着金川镍矿的重大发现,一代代“金川人”响应党的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龙首山下,肩负起中国镍钴工业发展的脊梁。在城市变革发展中,金昌这座缘矿兴企、因企设市的城市,正沐浴着时代发展的春风,一路款款而行,在整装、启程、奋斗、落脚中,是他们,用信念和力量,撑开我们共同的硬核年代,抵达梦想。
酷似火星地表的红色岩土上,几座闪闪发光的建筑看起来像是外星世界的定居点,这里,就是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
金昌,是一块革命的红色沃土。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先头部队占领永昌,并于11月23日在永昌建立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和13个村级苏维埃政权。西路军广大干部、战士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同敌人殊死搏斗,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
家乡的味道是独特额,每一个“新金昌人”,或许都有自己念念不忘的家乡美味,而在金昌这个“新家”里,也找到了独特的味道。饺子宴,面辣子,羊肉垫卷子……当两种“乡味”在同一张餐桌上交织,谱出最美的家乡“年味”交响曲。
“好吃不过饺子”“送行饺子接风面”“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在北方人的餐桌上,饺子寓意团圆吉祥,也自然成为北方人年夜饭中不能缺席的美食。在甘肃省金昌市,面团“开花”的七彩养生饺子宴,以其“萌萌哒”的艺术魅力,使邂逅这场盛宴的食客,无不......
临近春节,毗邻金昌紫金花海、深处闹市的甘肃省金昌市羊肉一条街比以往更加热闹,火红的灯笼高悬门头,一辆辆私家车停满车位,很多人慕名而来,一有空闲就往这里钻。在这条建筑古朴雅致、整齐划一的文化街巷内,45家羊肉店面在道路两侧一字排开。“网红”产品红柳烤肉以其拉风的造型......
在甘肃省金昌市,有一家名为“永昌老馆子”的饭馆蜚声在外,每天,光临这家餐馆的,除了金昌当地忠实“铁粉”,还有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其实,单从成立时间而言,这家8年前落地永昌县城关镇的餐馆一点也不老,而当身临其境体验这家店,浸润着年代气息的200余件老物件和老照片......
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年关将至,河西走廊的甘肃省金昌市龙景村,传统制作炉盔子、糖花子、油棒子等美食的大幕已经开启。这是一年中最美妙的团聚,也是家家户户百感交集的盛宴。得益于妈妈和婆婆两位长辈的“真传”,42岁的赵雪洁已熟练掌握了做馍馍的工序,依靠流淌在血脉里的......,
清末至民国初期,永昌百姓一日三餐中,早点主要有醪糟煮鸡蛋、扁豆米汤、油馓子、鸡蛋饼、羊汤泡馍、汤揪面、油饼卷糕、油糕等。午餐有臊子面、大卤面、羊肉揪面片、羊肉窝窝饭、蒸包子、水煎包子,羊血发菜汤、爆炒猪下水、米饭炒菜、醋卤子行面、肉汤泡馍、洋芋面搅团等。
在河西走廊的金昌地区,因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特色饮食文化中,包子流传千年,延绵不断。在金昌地区,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依据馅皮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有猪肉、羊肉、牛肉、粉条、香菇、豆沙、芹菜、韭菜、豆腐、木耳......
在我们金昌有句俗语“冬至吃早,腊八吃饱”。冬至日这天,家家户户天不亮就忙活起来,做上一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传统美食“窝窝饭”,全家围坐在一起美美的吃起来,还要把这份快乐与左邻右舍一起分享,在乡下,你会发现淳朴的大婶大嫂们端着升腾着饭香袅袅大瓷碗,在初辉的......
最近,李子柒火遍全球。很多人羡慕李子柒,想和她一样自己动手做出各式各样的美食。但你知道吗?在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也有一位与李子柒一样的美食博主,她也是从原材料种植到制作美食都亲力亲为,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让我们一起看视频感受一下吧......
在金昌,100块钱能吃到什么?这个问题,100个金昌人估计能给你100个回答,这次小编打算只带着100大洋吃遍金昌大街小巷......的小吃!来,废话不多说跟着小编带你“穷吃”!甘肃只有牛肉面,没有兰州拉面,一碗面直吃得发梢冒汗,吃得就是冒汗的感觉。炸得外脆里嫩的臭豆腐......
羊肉垫卷子是金昌的一道特色美食,最早起源于金昌市永昌县的羊羔肉垫面卷。说起这道美食,就不得不提起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不久,林则徐被清廷革职查办,充军伊犁,罪名是“误国病民”和“办理不善”。1842年8月中旬,林则徐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几个仆人,从西安出发......
勤劳时尚的金昌人民,在沙漠戈壁中,种出了一片充满浪漫神秘的色彩:迎风飘舞的马鞭草、楚动人的波斯菊、烂漫奔放的金鸡菊、香气袭人的薰衣草……一城绚烂的花海使金昌拥有了“紫金花城·浪漫金昌”的美称。金昌人的餐桌在紫金花海的熏陶中推陈出新,创造了七彩饺子宴......
初入口糖汁细滑,轻轻一咬软糯芬芳,再一咀嚼就好像巧克力在口腔中炸开一般,但不同于可可豆那种甜腻,唇齿间满是淀粉的柔和与花草香气,只需要牙关几个回合,一个完整的丸子就迫不及待地就地解散奔嗓子眼而去,纳闷的味蕾还在沉思:是谁撩我,还留下这么深的念想......
关于“β”这个希腊字母的读音众说纷纭,英式的、美式的差别还挺大,不过“八零后”这批人应该都不是跟老师学会的,而是小时候跟着电视广告知道了“β-胡萝卜素”的存在。在金昌吃饭,点一扎鲜榨果汁是种常规操作,老少皆宜又醒酒开胃,这其中尤以胡萝卜汁为首选......
到了农历十月份,寒霜一场接一场,最能耐寒的蔬菜也都萎靡不振,这时候就得准备着腌过冬的菜了。那时候腌菜是成缸成缸的腌,不想现在用个小坛子。腌花菜一般要用包菜、青菜、葫芦卜和辣椒,将腐烂的部分和根部清除了,再用温水清洗干净,包菜用的多一点,辣椒要少些......
家在金昌,去到外地或在微信朋友圈里,常有外地的朋友问我:你们金昌有什么风味?这个问题,还真把我给问住了。不瞒大家,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许久了:金昌有风味吗?答案应该不能含糊:有!但究竟什么才是金昌的风味呢?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感觉金昌好像......
关于这里,始于印象,终于记忆;而今目光所及,点滴风景,也皆是唯一。在时间的长河里,谁不层漂流他乡,慢慢也就成了故乡,蓦然回首的瞬间,于此相遇,这不是陌生人该有的机遇。看“新金昌人”如何把他乡变故乡。
在中国的城市,钟鼓楼已是一种经典遗存。比较有名的有西安钟鼓楼、北京钟鼓楼、永昌钟鼓楼等。钟鼓楼最早为专用报时建筑,起源于汉代,唐代逐渐兴起,明代开始兴盛。在汉代的城市,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大约在南北朝中晚期,变成了晨钟,到了唐代中早期......
“北海子”是指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的北湖,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海子”是蒙古语,指有水的地方,所以北海子可理解为北面的湖泊,故永昌居民也将北海子称之为北湖,与当地被称为西湖的龙首湖、被称为东湖的金水湖相对应。在永昌众多湖泊之中,北海子的历史最悠久,名气也最响。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长约1000公里,在其东段,祁连雪山融汇成闻名华夏的石羊河,这条河流穿峡越谷,形成了很多支流,流入河西走廊的一支,汇聚成了金川河,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一座河西走廊上最悠久的古城遗址——三角城!三角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距今2500—3000年左右。
隋炀帝喜欢热闹,是个喜欢显摆的帝王,每年元宵节的时候,他都要在都城洛阳举办盛大的灯会。玩到尽兴处,隋炀帝还会赋诗填词,附庸风雅。到了唐代,元宵节灯会办得更有气势,为了让人们通宵观灯游赏,唐朝规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3日。宋朝将元宵节灯会办得更具规模,宋各皇帝都曾亲登御楼宴饮观灯......
进入古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从金昌市永昌县沿连霍高速西行大约60余里,就到了永昌的水泉子村。水泉子的水曾经很旺,老百姓视之为开在大地上的天眼。水泉子村曾名“水泉驿”,也称“水泉堡”,得名源于官府曾在此设置驿站和堡营。始建于汉代的水泉堡古城,一直沿用至明清。
如果说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的母亲,那么,西大河就是祁连山的血脉。西大河,发源于祁连山东段之冷龙岭北麓,流向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西南部河谷,是镍都金昌名副其实的母亲河。西大河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不少人大都知道山丹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与西大河景区主要区域实际是交叠的,只不过西大河的水域在金昌市辖区......
南济汉是清代进士,该诗誉写了其家乡金昌市永昌县云庄山的烟雨云光。出永昌县城东南,行约39公里,有一处方圆大约5公里的山峦,叫云庄山,山上苍松参天,轻岚缥缈,山下幽谷叠翠,细流潺潺。山北有东大河从西向东环绕,山南是银装素裹的祁连雪岭。俗语说得好:仙山藏古寺,永昌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圣地云庄寺就深藏于此。
伴随着春节的临近,金昌的夜被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装点着,大街小巷彩灯高悬,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浓浓的年味,透过这样绚丽的彩灯,渗透给了每一个金昌人。生动活泼的灯光,让路过的人不由驻足观看,为广大市民呈现出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线,成为展现金昌城市风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是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冰川、草原、河流、戈壁绵延千里,无数生灵繁衍生息,中西文化交相融和。在河西走廊东段,祁连雪山融汇成闻名华夏的石羊河,这条河流穿峡越谷,一路奔腾,形成了很多支流,流入河西走廊的一支,汇聚成了金川河......
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的圣容寺,民间俗称为后大寺。从北周至隋、唐,其官方名称还有瑞像寺、感通寺等。这座千古名刹位于永昌县城以北10公里的御山峡谷,背靠龙首山,又因山势状如大象,故也称作象山。公元561年,北周皇帝宇文邕遣役三千人,耗时三年建寺。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在河西走廊焉支山召开......
这是一座以镍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崛起的城市。从前她被称为祖国的镍都,是因为这里盛产贵金属。现在,她是西部花城,是因为新一代建设者放眼未来,打造了一座宜居宜游,品味生活的花园城市。牵着爱人的手,走进西部花城金昌,你会觉得生活很美好!远方的朋友,请你到金昌来做客......
一个名叫镍都的地方,它四季飞溅的镍花,像秋夜中没完没了的盛大庆典。这座城市没有名胜古迹,但知道的人比南方春天里的雨点还多,比丰收之年粮仓里的麦粒还多。我这样比喻,只想告诉你它的闻名。据说有人在千里之外打开地图,寻找这座戈壁竖起的镍都,像游子寻找自己的故乡和城市。据说有人站在龙首山上,面对这座......
仲夏的一天,我漫步在骊靬大道上,一边观赏鼠尾草的烟紫,一边遥望祁连山下故乡的天边。太阳西下,像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飘浮着雪一样的云,它们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或浓或淡,或聚或散,还不时地变换形态,好像在向你显示它是一切化身似的。恰在此时从远处传来布仁巴雅尔的《天边》,悠扬的歌声......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你知道几经风雪霜。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博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太阳照,长城长,长城他雄风万古扬;太阳照,长城长,长城他雄风万古扬。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
记忆的河流被风慢慢化开,堆堆耳语,正温柔地流淌在祁连的故里。羊群儿裹着白雪的影子,在雪原的魂里,放歌流浪。耳畔瑟瑟的回响,久久的久久的,像骊靬的使者像精灵一样。一声苍茫,一语故乡,悠扬的小调在梦里,在绿色的长河里,正与羊鞭轻和,醉意酣畅。一股气息向着春天朝拜,像潜行修心的苦僧......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转眼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今年,你回家了吗?记得小时候过中秋,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吃月饼,闻闻桂花香,欢声笑语。如今的你忙于奔波,也许身处他乡,只能给家人打个电话,寄去月饼,中秋节的团圆对出门在外的游子,已经成了一种奢望。然而家乡的月一直在那里,照在乡村照在高楼......
紫金花城浪漫金昌,你牵着我,将我带入漪涟荷池,看满眼柔情无限遐思。你牵着我将我引入紫金花海,诉万里相思柔情缠绵。你牵着我,将我送入大漠孤烟,听驼铃送晚感慨痴谈。你牵着我,将我置入罗马遗梦,品千年冗长云卷云舒。你牵着我,送我踏入古刹钟声。忆佛香经纶人生如梦,你,这座叫“金昌”的城市,顶着浪漫的花......
金昌一座“金”生有缘的城市。金昌,就是这个味儿。金昌的味道,是那一阵阵沙枣花的香味,浓烈袭人,夹杂着童年往事,深深钻进你心里。金昌的味道,是串串槐花的清香,清新淡雅,隐约飘逸,偶然与你邂逅在回家的路上。金昌的味道,是花坛里的娇艳的月季花的果味气息,酸酸的,甜甜的,让人难以捉摸......
受不了连日的高温,决定去家乡转转。在我的印象之中,家乡南坝地处山区,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天高云淡,绿意盎然,乡间田野一片勃勃生机!站在山坡上极目远眺,让人心旷神怡!虽然现在家乡已经没有了多少至爱亲朋,但每年仍然总忍不住要去多看看,多走走!想必是依旧在怀念儿时的那段时光,那片生活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