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昌红色旅游景区 感受信仰的力量
2020年01月15日 16:14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南街十字路口东侧。1936年11月,红西路军将总部设在此处(当时为永昌的天主教堂),陈昌浩、徐向前在此指挥红西路军与马敌奋战四十余天,成为西路军与中央的联络中枢,是河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红西路军总指挥部。
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知识,学习革命战斗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金昌有多处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正逐步发展成为红色旅游景区,例如永昌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大沽政治部旧址等等。
今天就让小编带着你
去走先辈走过的路
感受那峥嵘岁月
去看那些历史遗迹
学习革命战斗精神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
开放时间:
每天(8:30-17:00)
所在地址:
永昌县北海子湿地景区水云山南坡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前身是永昌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北北海子湿地景区水云山南坡。1988年建成,2007年重修展厅和大门。由大门、纪念碑、纪念亭、文物展厅、烈士公墓及管理用房等建筑构成。先后被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和“武警甘肃省总队红色教育基地”。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向后人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鏖战永昌的光辉历史,游客来这里听一听红军故事,感受一种信仰的力量。
红西路军烈士公墓区
开放时间:
每天(8:30-17:00)
所在地址: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院内
这里曾经是红西路军御敌的北海子阻击战战斗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民政部在河西走廊地区实施“慰烈工程”红军烈士遗体集体保护以来,占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处省级红西路军烈士墓地。
现在这里既是红西路军烈士们安息之处,又是集悼念先烈英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党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对传承反腐倡廉历史文化,传播廉洁理念,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每年都有各单位组织人员或群众自发前往参观,从中受到教育。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
开放时间:
工作日(8:30-17:00)
所在地址:
永昌县城南街十字路口东侧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南街十字路口东侧。1936年11月,红西路军将总部设在此处(当时为永昌的天主教堂),陈昌浩、徐向前在此指挥红西路军与马敌奋战四十余天,成为西路军与中央的联络中枢,是河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红西路军总指挥部。
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现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青少年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流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常年游客不断。
大沽政治部旧址
开放时间:
工作日(8:30-17:00)
所在地址:
永昌县西南39公里处的新城子镇西湾村宦家庄
这里原是村民宦松林祖居的一处庄院,庄院里今存房子6间,建于民国初年。在现存的堂屋墙壁上完整保存了以“大沽政治部”名义,用红、黑墨汁刷写的七条宣传标语,是甘肃、新疆、青海三省(区)仅存的一处完整的红色标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堂屋的墙壁上完整保存着以“大沽政治部”落款的七条宣传标语。
永昌钟鼓楼
所在地址:
永昌县城市中心
永昌钟鼓楼位于永昌县城中心,又称声教楼,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1936年11月18日,红西路军攻占永昌后,钟鼓楼是红军观察敌情的指挥瞭望所;也是西路军总指挥部宣传红军抗日主张、建立红色政权、书写标语、发布布告的信息窗口。
八坝阻击战遗址
所在地址:
永昌县六坝乡的南庄村十社
这是迄今为止在河西走廊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战斗遗址。八坝阻击战是红西路军在永昌境内进行的诸多战役中,唯一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场战斗,彻底打击了马敌的嚣张气焰,保卫了县城总指挥部的安全。2004年5月,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主席李先念》收录了这处战斗遗址的全貌,将八坝阻击战战斗遗址的雄姿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八坝阻击战战斗遗址被命为省级文保单位。
苟家西庄战斗遗址
所在地址:
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
这里曾经是红西路军鏖战永昌时御敌的主战场之一。苟家西庄阻击战斗历时20多天,在红西路军鏖战永昌期间属于拉锯战时期,英勇顽强的红西路军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一曲壮歌2006年5月,上海电视台制作的5集纪录片《西征的红军》摄制组来永昌,对苟家西庄阻击战斗战斗遗址进行了拍摄,永久性记载了这段悲壮的历史资料。
南沿沟红西路军烈士墓
所在地址:
永昌县焦家庄乡南沿沟村
在这座红西路军烈士墓内安葬了46具红西路军烈士的遗体。现对南沿沟阻击战红西路军烈士墓进行了加固维修,并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亭,聘请甘肃省红西路军史研究员袁永涛同志重写了纪念碑碑文,对墓区周边环境进行绿化、围栏保护及设置标识牌。让英烈们安息的地方永远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的旅游胜地。
[责任编辑:杨文远]
- 0好文
- 0钦佩
- 0喜欢
- 0泪奔
- 0可爱
- 0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