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生处处皆风景,当你身临其境用心感受之时,一草、一树、一峡谷、一小溪、一片白云、一座古寺……都是最美的风景。愿你在每一处风景里邂逅自己,因为你脚踏实地的行走,与自然相融的美妙就会慢慢发生。
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早在4000多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走廊击败匈奴后,永昌正式纳入西汉版图。自西汉在永昌建县至今,历经番禾、鸾鸟、骊靬等八县,谱写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永昌是一块红色的沃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自红西路军1936年11月18日进驻永昌,12月28日撤离,御敌40余天,歼灭马敌6000余人,有力策应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
金昌,这座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和文化重镇,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自两汉、隋唐直至近现代,金川河流域内创造和延续了一系列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在这里,千年前藏在深山中的古寺,香火依然鼎盛;在这里,汉明长城这堵发黄的墙,曾把一个民族搂在怀里……
公元561年,北周皇帝宇文邕遣役在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御山峡谷修建佛寺,初名瑞像寺,后数次更名。至中唐吐蕃统治河西时,该寺定名圣容寺,沿用至今。
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启东西贸易大通道后,来往于丝绸之路的旅人在进入永昌城之前,都会拜谒圣容寺,以祈求平安。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返回途中亲临瑞像寺拜谒,并改名感通寺。
长城是我国古老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最宏伟的历史建筑之一。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境内,汉明长城并存。这些沙土为脊筑成的古老防御工事宛如巨龙,穿行于沙漠戈壁和农田村庄之间,见证着战争与和平的沧海桑田。
永昌汉明长城遗址东起永昌县与民勤县交界的大口子,西止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位于永昌县城北金川河峡谷中的长城保存较为完整,全长224.1千米,其中明长城129.7千米,汉长城94.4千米,现实存约80公里。
永昌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东段,历史悠久,人文发达。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秦时,为月氏诸族牧地;西汉时,境内置四县,属凉州刺使部,自此历朝,永昌各有领属,曾遗留众多文物古迹,汇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长城是我国古代宏伟建筑之一,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我国最早于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横贯于永昌县境内的长城,汉代始建,明代补修,东与民勤县大口子以南长城相接,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长城相连,全长约120公里。
听朋友说毛卜喇车辘沟的石头稀奇古怪、令人不可思议,近日就去一观车辘沟景色。进入景地,发现确是一处名副其实、探幽揽胜的绝佳去处。车辘沟两侧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散聚相宜、起伏有致的石林。石林没有十分壮观的大景,而细细观赏,但见参差的石头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如飞禽走兽,又像人间万物,形态各异,争奇竞丽。
云庄寺,原名云转禅寺,始建于晋代,位于永昌县南坝乡以南约7公里的祁连山中。这里不但有祁连雪峰、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历史悠久的石窟人文景观,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游人来这里观光旅游。
这里山势高峻秀美,曲径通幽,苍松参天,云朵流转,似一处静谧神往、奇妙壮观的蓬莱仙境,故得名“云庄铺翠”,被誉为“永昌古八景”之一。清代永昌县知县李登瀛在《吟永昌八景》中曾这样描写它:层岩叠嶂映东南,水石松花荫碧潭。疑是前朝高士屋,俗人不许说幽探。
近年来,“镍都”金昌因以香草花卉产业为主的文旅产业,华丽变身为“西部花城”,镍都、“花都”比翼齐飞,政府的惠民措施、惠民活动力度空前,商家乘势而为,乐购、聚“惠”假日、优惠美味等活动“惠动”全城,金昌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和对这座城市的依恋不断攀升……
金昌仲夏夜的烟火气,是四时中最为浓郁和清晰的。或趁夜色浓郁,于路边大排档,大快朵颐,大汗淋漓,大醉一场。或逛逛夜市,揣着满兜的惊喜。或在公园散散步,感受那份热闹与静谧的温情。
6月24日,为展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独特魅力,助力乡村旅游疫后重振,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活跃全县文化旅游市场,永昌县特举办“寻美乡村·消夏端午”乡村旅游系列活动。
6月21日,金川区在双湾镇文昌园举办“多彩金川相约端午”双湾镇乐享安厨农家乐特色美食展销活动,上百种的特色菜品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前来品尝。比赛现场,11家参赛选手依次登台,只见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纷纷拿出绝活,比拼厨艺。
6月21日上午,金川区在双湾镇举办“多彩金川相约端午”特色美食展销活动,来自金川区的11家农家乐及金川区农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的10家电商企业齐聚文昌园,通过现场烹制、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积极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拓展存量创造增量, 6月10日上午,由市商务局、金川区政府主办,金川区商务局、中国电信金昌分公司等单位......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与病毒搏斗,与死神抢时间,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人间赞歌!
为支持我市旅行社战胜疫情、度过难关,2月17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按照要求,完成全市各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累计暂退保证金128万元。为解旅行社的燃眉之急,支持旅行社积极应对当前的经营困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不灭的灯火。金昌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来自天南海北的新金昌人,早就将文化的积淀与坚守融入其中,也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凝聚其中。金昌的特色是“馆馆”多,这些大大小小的馆馆构建起金昌的文化坐标,使得金昌人学会在快节奏中放慢脚步,学会休闲与沉思。
金川,地处河西,毗邻沙海。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乌孙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自西汉武帝始归中原王朝。猎猎西风,漫漫黄沙,先民饮马金川河,铸金三角城,创造了金川区独特的文明成就,享誉中外的沙井文化遗存——三角城遗址在甘肃史前文明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外知名考古专家、学者们探索史前文化研究的理想选择。
金昌市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一座以收藏、研究、陈列、宣传金昌地方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2017年8月搬迁至新馆,2018年6月新馆投入运营。新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是深入了解镍都金昌5000年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窗口。现有馆藏历史文物1500余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74件(套)。
疫情逐渐平缓,旅游业也渐渐复苏回暖,我市旅游消费呈现了不少新变化。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小组倡议“甘肃人游甘肃”活动带动下,为进一步刺激旅游业复苏回暖,引导甘肃人走出家门游甘肃,我市出台了很多旅游优惠政策,让更多的省内游客走进金昌、认识金昌。金昌花文化博览馆作为全市唯一的以花文化为主题的展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金昌,缘矿而建,因镍而兴。近年来,为了摆脱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困境,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接续产业,倾力打造时尚浪漫的紫金花城景区,使昔日的“工业城市”向花海飘香、宜居宜游的生态绿城和旅游新城迈进。以花文化为核心的金昌花文化博览馆是紫金花城景区的艺术承载体。
金昌市少儿图书馆改造、搬迁已完成,兹定于2020年7月21日开馆。新环境、新设备将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书香为伴,与您相约最美少儿图书馆。
改造后的馆内空间更宽敞,环境更加优美,功能分区更加细化。阅读区域舒适的桌椅,优美整洁的环境,超级赞!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打卡吧~
为了提升大型音乐剧《三十盘水磨》(暂定名)参演人员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全面提高我市专业声乐舞台表演能力,金昌大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特邀请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王培玲于7月13、14日在金昌大剧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声乐大师课。金昌大剧院演艺公司8名专业声乐演员、金川集团公司艺术团4名专业声乐演员......
7月2日,第26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相比,本届兰洽会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展示推介,在“兰洽会在线”平台设25个虚拟展馆,成功实现了“云展览”“云招商”“云促销”。金昌馆总体分1个主馆、3个副馆,主馆重点以“兴丝路、回河西、来金昌”为主题,突出“选择金昌、成就梦想”的理念......
金昌大剧院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重点文化项目,也是金昌市的大型标志性文化惠民工程、高雅艺术殿堂,位于我市中心地带,毗邻市人民文化广场和市文化中心,与金昌市博物馆遥相辉映。大剧院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高26米,整体分地上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内设1029座剧场一个,数码影厅6个,排练厅2个,琴房8间......
金昌市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至今已有36年历史。2008年,位于金昌市建设路82号的市文化中心建成后,市图书馆迁入,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经过12年的发展,市图书馆已经成为一座综合性市级公共图书馆。在2009、2013、2017年第四、五、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金昌市文化馆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为金昌市群众艺术馆,距今已有35年的历史。2008年3月4日更名为金昌市文化馆,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8年7月、2011年10月、2016年8月先后被国家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文化馆。建馆30多年来,在繁荣群众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