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永昌皮影戏:隔纸戏说古今 影子漫舞人间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再次见吕老,是去年我陪同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到水源镇北地村四社他家拍摄永昌皮影戏。那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一个殷实的农家小院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书房南墙挂着几串红红的辣椒,年近八旬的吕老坐在院子中间,跟家人一起全神贯注的制作着皮影道具,所雕帝王宫殿、佳人绣阁无不逼真传神,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无不惟妙惟肖,连同时光好像也被雕刻得温柔、停留

再次见吕老,是去年我陪同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到水源镇北地村四社他家拍摄永昌皮影戏。那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一个殷实的农家小院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书房南墙挂着几串红红的辣椒,年近八旬的吕老坐在院子中间,跟家人一起全神贯注的制作着皮影道具,所雕帝王宫殿、佳人绣阁无不逼真传神,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无不惟妙惟肖,连同时光好像也被雕刻得温柔、停留。

吕老本名吕兰生,是省级非遗项目永昌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我清河本家,见面自然多了几分亲切。他说:“小的时候,跟随父辈上外边演出,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说着说着,嘴角便洋溢起了自信的笑容。跟着栏目组的镜头,看他熟练的表演技巧,我有幸拍摄了这项河西大地上瑰丽的文化遗产。

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或“弥头戏”,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戏曲艺术。主要通过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动物、景物等图案,形成活动或静止的画面来展示情节,表演故事。而永昌民间皮影戏源于陕西,经武威传入,已历经300余年。到了民国年间,永宁堡一带就有四个皮影戏班,如刘家戏班、吕姓皮影戏班等。上世纪五十年代,无专业戏班,艺人们有时做业余演出,但由于戏箱设备和剧目内容都已陈旧,无人倡导传艺学艺,青年人又缺乏听赏习惯,“文革”后,永昌已不见演皮影戏了。近几年,在清河地区又有些老艺人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唱皮影戏,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与支持。

说起皮影制作,儿子吕占学沉默了一会,说:“家里现在大小六口人,种30多亩地,农活多,父亲也只有在农活忙完后,利用休息时间制作、整理一下‘皮猴人’。皮影的制作过程很复杂,要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工序,手工雕刻大概要3千多刀,平时还得操心晒熨牛皮,以便镂刻染色,制作时间跨度也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年轻人喜欢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皮影戏面临很大的窘境。“搞皮影戏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学起来慢,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好在近年来省级非遗项目备受当地政府支持,但凡有演出,都给予一定的帮助。”吕老说,为了将这项非遗传承下去,他现在已经培养了三个徒弟,几乎场场要带他们去参与演出活动,借助现场表演,通过言传身教,掌握皮影表演技巧和精髓。

听着吕老的心声,我的内心也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是啊,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坚定文化自信,更需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真心希望永昌皮影戏这项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永远传承发扬下去,焕发出更加熠熠夺目的时代光辉。

(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陈沛辰]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