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永昌小曲,像一枝独秀的花盛开在河西走廊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永昌曲子,俗称“小曲子”和“大曲子”,词曲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词儿,一种是群众创作长期流传的,大多作品是在民间搜集整理过程中由“乡秀才”加工、润饰而来的,追求结构的匀整对称,旋律的婉转典雅和内容的世俗情调。

《中国艺术百科辞典》记载:“小曲,系牌子曲类的民间曲艺,又称‘小调’。”它是劳动人民对“杂曲”的俗称。据明·王骥德《曲律论·小令》载:“曲所谓小令,盖市井所唱小曲也。”所以,永昌小曲与元代小令一脉相承,是在吸取了元代小令和套数的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曲艺。今天的永昌小曲,有的属于古代民间散曲,有的属于民间传统小调,还有部分由外地传入与本地民歌融合。

永昌曲子,俗称“小曲子”和“大曲子”,词曲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词儿,一种是群众创作长期流传的,大多作品是在民间搜集整理过程中由“乡秀才”加工、润饰而来的,追求结构的匀整对称,旋律的婉转典雅和内容的世俗情调。从题材看,曲子的取材范围很广泛,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劳动生活、人情习俗、自然风物都有涉及,或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或叙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或缀合不同历史的人物,宣扬忠诚孝义,或倾诉生活的艰辛,剖析社会人情。永昌小曲内容同样广泛,爱情、生活、人物、历史、时事、风物都是主要表现对象,其声调豁犷悠扬,杂有青海、陕北民歌的特色,如《十里亭》、《割韭菜》等。永昌曲子的曲词大多使用形象生动的口语,地方色彩鲜明,因此在民间流传广泛且久唱不衰。

永昌小曲在当地的城乡演唱很普遍,因唱的曲儿短小精悍,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演唱、演奏简便,老少皆宜,有自编自演的“小唱”团体,还有走乡串户的盲艺人说唱。新中国成立以后,永昌小曲虽已不再是民间的主要文化娱乐形式,但在秧歌社火里仍然是重要的演唱节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春节期间,各县市都要组织乡镇的社火演唱民间小曲,市县文化馆还精挑好的秧歌社火队演唱小曲并进行评奖。

在形式和演唱风格上,永昌小曲的曲词句式比较规整,大多为七言四句,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词曲固定、统一和谐,讲究和辙押韵,多采用传统的比兴和夸张对比手法。有的含蓄深沉、寓意深刻,有的平铺直叙,体现了民间文艺作品的特点。永昌曲子主要包括小调、花儿、社火曲、贤孝演唱曲、念卷曲、祭祀时用唢呐曲、小戏演唱曲词、弦乐演奏曲牌等。

永昌小曲,在地方传统文化孕育中不断成长,在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唱腔风格上已具自身特点。曲调优美,节奏感强,旋徊往复,适于演唱较长内容和叙述故事,总体感觉高亢激越,充满奔放雄浑之气,豪爽而富有激情。演唱曲目主要有《赐福》《八仙庆寿》《阴公传》《升官》《朋友乐》《仕女图》《八姐盘店》《小姑贤》《黑访白》《下四川》《十里亭》《闹书馆》《小放牛》《俞伯牙抚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张连卖布》等。

永昌小曲,是永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是地方群众文化的突出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在河西走廊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经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创新和传承,成为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长期在民间口传心授,代代沿袭,不断更新和演变,真实地反映了本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人情习俗、情感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群体生活层面的真实记录和表现。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永昌小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已经遍布全县的乡村大舞台和文化中心。把小曲文化发扬光大,是每个永昌人发自内心的愿望,可喜的是,在文化自信的今天,永昌小曲快速适应着社会的发展,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在传承的道路上!(陇上非遗)

[责任编辑:杨文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