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赋能 倾情护航幸福“食”光——平凉市崆峒区深入推进老年助餐工作
为积极响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切实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平凉市崆峒区民政局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引入先进智能技术全力搭建助餐网络,依托“互联网+养老”理念推出“智慧助餐”服务。现已累计服务老年群体超20万人次,让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安全卫生的“放心餐”,真正做到吃得安心、舒心。
多元模式,打造幸福“老年食堂”
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目标,崆峒区大力推进助餐设施建设;按照“4+3+4+1”的模式,依托4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老年食堂、4家爱心餐厅及1个典型创建助餐点,配备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桌椅,每日提供20余种菜品,包含家常炒菜、特色烩菜、小吃、杂粮等,满足不同老人饮食需求;每日老人能通过智能终端“刷脸”就餐,每餐均价8-12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还定期开展“健康饮食讲座”“银龄生日会”等活动,将助餐与精神关怀融合。西郊街道李奶奶开心地说:“食堂饭菜健康,还能和邻居聚聚,比一个人在家吃饭好多了。”
智慧送餐,温情直达“最后一米”
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人,崆峒区打造“线上预约+线下配送”服务体系,老人们提前通过微信群或电话订餐,工作人员详细记录订餐信息,负责送餐工作,每日超100份餐食从各助餐点出发,穿梭于大街小巷,为老人送上热乎乎的餐食。值得一提的是,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爱心助餐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部分住院就餐老人免费提供爱心午餐,传递温暖与关怀。
全面回访,精细打磨助餐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助餐服务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工作人员会在就餐结束当天或送餐结束后的一周内,通过当面询问或电话回访的方式与老人及其家属沟通。送餐服务聚焦餐品口味、送餐时间、服务态度等方面;堂食服务则关注食堂环境、菜品丰富度、排队时间等问题。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各助餐点迅速整理分析,及时调整送餐流程、改进餐品质量,不断优化服务,目前服务满意度达95%。
多方联动 幸福晚年“有滋有味”
崆峒区“老年助餐”是民生创新之举,也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美好愿景的生动践行。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科技的强大赋能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三方紧密联动,不仅成功破解了养老服务中的“吃饭难”痛点问题,更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充满温暖的“暖心桥”。
未来,崆峒区民政局将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优质服务。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助餐+医疗”“助餐+家政”等融合模式,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幸福升级。
记者:王娜 通讯员:武珂茹 郑钰瑾
(新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