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苏绣“花开敦煌” 跨界CP美不胜收


来源:澎湃新闻网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丝绸承载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敦煌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戚秋兰表示很荣幸可以和常沙娜老师合作,将千年敦煌的故事通过丝绸讲述给世界。

【对话】

身怀六甲如何从六平方米店铺起家?

澎湃新闻: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上还没有创业风潮,您是怎么想到创业,又是怎么从六个平方米的店铺起家的?

戚秋兰:我是苏州吴县人,吴县在太湖边上,有5000多年的历史。吴县人手工活特别好,那时有一句话,苏州一半女工都是做丝绸的,基本都出自吴县。我母亲、我奶奶都会做刺绣服装,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上世纪80年代我从学校毕业,之后做了老师,我丈夫当时在苏州市政府财政局工作,我们结婚时,他在市里,我在吴县,我当时觉得他读书出来,也是不容易的,我就辞了老师的工作,到苏州来了。

可能是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今天的命运。当时我丈夫同事建议我去他们单位工作,我觉得依赖他找一份工作,这是对他的减分,肯定不是加分,我就想到靠自己的手艺吃饭。当时还有规定,干部家属不能经商,怎么办呢?就转了个弯,开个经营部吧,一个服装厂的经营部,我就这样从6个平方米的店面起家。

那时我丈夫反对我这么做,说这怎么行。我说,怎么不行啊,我很坚持。

1988年那年,我当时怀着儿子,6个多月大了,开始创业。我1988年起家,1994年开了第一家店铺,前店后厂的店铺。

孩子爸爸从最开始反对,到支持,然后到2000年,他也被我拖下海了,当时他是他们财政局唯一一个辞职的。人家都是夫唱妇随,我们家是妇唱夫随。

我们这个行业确实很辛苦,从一个蚕宝宝到一件衣服出来,时间线太长了。我几十年走过来,我朋友觉得我能坚持下来很不可思议。从面料的图案,织锦,到制造出来,再到怎样去设计服装,生产出来,再拿到市场上去卖,这么长的线,在他们眼里是不可思议,但我总觉得乐在其中。

我不仅影响了我丈夫,也影响了我儿子,他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现在也在协助我。30年前,我怀着6个月大的他从6平方米店面起步,30年后的今天,他和我一起发展丝绸品牌、深耕中国丝绸文化。

我对我儿子说,你做每件事不要觉得是痛苦的,你要快乐地去面对,如果你乐在其中,你会喜欢,你会坚持。很欣慰,他坚持下来了,做得很好。

感恩是成功的基石,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要有感恩的心去做事情。

参加上海世博会,为什么最初是拒绝?

澎湃新闻:2010年您参展上海世博会,丝绸再次以中国符号登上国际舞台,这次经历给您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戚秋兰:2009年的时候,苏州政府要到世博会展示,大家抢着都要去,很幸运我们被选中了。论资金实力我们这个行业是个小众行业,当时分管文化的一位副市长问,怎么代表中国和苏州呢,大家想了一下说,唯有丝绸。就想到让我来做,用产品展示,要有走秀。

当时找到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没听说过世博会。当时市里的领导和电视台的人一起来找我,我没答应,因为不懂。

那天晚上我跟我儿子徐挺通电话就把这件事和跟他说了,我儿子那时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我说市里的领导叫我去参加世博会,我儿子当时回答我就两句话:“妈妈,你不做到今天,谁也不会想到你。丝绸,这是一个太好的机会,百年一遇的事情,你想不想?”还有一句话说,“你如果要做品牌,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你想不想做下去?”我听了之后说,好,去!

2010年世博期间真的是蛮震撼的,绣娘丝绸是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丝绸礼品,我们还走了一场很大的秀,60多个世博馆的馆长看了我们走秀。就是从这时开始,我们的品牌就不一样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完全就不一样了。

戚秋兰设计绣制的哈萨克斯坦世博会礼品丝巾《丝绸之路》

2015年米兰世博会,2017年哈萨克斯坦世博会,我们都参加了,2020年迪拜世博会我们也已经收到邀请。现在,中国文化符号在国际上是越来越受欢迎了。

[责任编辑:王露]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