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敦煌壁画里瞧千年青山绿水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敦煌石窟开凿之初,处于魏晋风流时代,此时中国文人眷恋山水之情怀,并付诸艺术的表达已俯拾皆是。不过,真正传世的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图像,于今只在敦煌壁画上看到了。

原标题:到敦煌壁画里——瞧青山绿水

寂寂无名之手,绘出了中国最美的青山绿水。

- 风物君语-

在这个“红叶疯了”的季节

人们却为“青绿色”疯狂去了

不愿寻满山丹枫朱柿

只望赏一卷青山绿水

活在900年前的一位天才少年

用一幅巨作引领了900年后的文化时尚

是否去了故宫

是否亲眼目睹了那幅赫赫有名的《千里江山图》

成为了这个秋天人们念念于心的“文艺情怀”

你,也如此吗?

王希孟,这位18岁的宋朝“央美”学生,曾被才子皇帝宋徽宗亲自点拨、称道。可惜的是,他的一生短暂得如昙花一现,留下的这唯一作品,惊艳地证明了“天妒英才”这句谶语。除了为欣赏这幅名画外,人们也是为这段传奇的人生去看,为了这份灿烂而短暂的遗憾去看。更有人看过它后,用充满唏嘘和感慨的语言叹道: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必须十八岁。再小几岁,再老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好像知道,过几年,他就死了。”

                                            ——陈丹青

1 被遗忘的“青山绿水”

▲ 《千里江山图》全卷宋 王希孟

伴随着京剧《武家坡》流转的唱腔:“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我也展开了手边的图册。是啊,若是缺少了青山绿水,便不能够成就这花花世界。在古代,无论是游子谪官,隐士才人、商旅边将、思妇情郎,都可将个人的悲喜心境寓情于景,借景言情。山水在中国古人的心中,具备着今人再也无法深刻理解的美。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若用妙笔丹青,把如画江山绘成千古画卷,便可随时随地与之相见、追忆此景此情。故此,中国古代山水风景画发端甚早,佳作甚多。

《千里江山图》乃其中上佳之作不假,但它作为“青绿山水”画种出现的年代已属较晚,也绝非“孤卷冠盖青山绿水千里江山”。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中国美术史往往把存世最早的古山水画认定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然而,画史如果只把目光关注于声名彪炳的“学院派”“文人”画家身上,今天的文化“迷妹”“迷弟”们也只顾津津乐道宋代这位画得不错的18岁小哥哥,我们就错失了中国古代丹青妙手中,一批更早描绘千里江山,然而却永远寂寂无名的人。                      

2 在遥远的西北边陲 无名画工笔下的青绿山水早已熠熠生辉

敦煌石窟开凿之初,处于魏晋风流时代,此时中国文人眷恋山水之情怀,并付诸艺术的表达已俯拾皆是。不过,真正传世的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图像,于今只在敦煌壁画上看到了。

▲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 四披下部山林结庐局部 此时最具代表性、水准最高的洞窟

尤其在北魏晚期到西魏的壁画中,用石青、石绿表现山水的图像已成经典。莫高窟285窟窟顶四披下部边沿,就描绘了一圈层叠的山峦和茂密的林木。山间林中结有草庐,草庐中僧人盘膝打坐,心无旁骛,在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美景中静心修行。

画中还描绘了涟漪微荡的池水,水中莲蕾初放,有小鹿在池边饮水、在林中飞奔,一派生机勃勃而又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

▲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南壁 五百强盗成佛图局部

石窟南壁描绘了“五百强盗成佛”故事,一组组起伏的山峦分隔开画面空间,将故事情节分段展开,这些山峦的主色调用的正是鲜艳的石青石绿色。

▲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南壁 五百强盗成佛图山峰局部

▲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南壁 五百强盗成佛图树木局部

明丽如昔的石青石绿色至今在壁上犹存,青绿山水画种就此萌芽,并不断影响着敦煌北周、隋代壁画中的山山水水。

▲ 敦煌莫高窟北周428窟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中山水局部

▲ 敦煌莫高窟北周301窟 睒子本生图中山水局部

▲ 敦煌莫高窟隋代420窟 东坡顶灵鹫峰

▲ 敦煌莫高窟隋代419窟 东坡顶山水树木

[责任编辑:张惠]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