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智库成立 学科破壁建AI新理论

甘肃一智库成立 学科破壁建AI新理论

文/图 肖刚

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成立

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成立

7月5日,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举行。该研究院整合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等17个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资源,打破学科壁垒,构筑学科交叉和人工智能创新研究理论框架体系,为开展跨学科、前沿性研究提供平台。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博源表示,该研究院肩负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使命,要以思想力量解析甘肃文化发展密码,以学术智慧破解甘肃文化传承创新难题,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和智库平台,产出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学术价值的成果,在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征途上发出甘肃学者的响亮声音。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跃进作题为《AI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报告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跃进作题为《AI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报告

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成勇说,该研究院要通过研讨、讲座、论坛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创新灵感,在拓展对外合作中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甘肃省社科联将在学术引领、智库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兰州城市学院校长韩高年介绍,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交织、知识谱系重构和人文精神危机、人工智能与“技术封建主义”盛行等新挑战并存的当前,该研究院将围绕西北简牍整理研究、中华文明源头性资源与经典传承创新、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等设置课题,整合校内外权威专家力量,采取项目委托、招标或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有组织科研,产出高水平成果,服务甘肃文化强省建设。

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左)等七位学者受聘为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专家

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左)等七位学者受聘为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专家

“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跃进、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甘肃简牍博物馆首任馆长张德芳等分别从古典文学、史学、信息管理学、简牍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文学术研究带来的变革、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