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新闻丨(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甘肃:低碳循环再利用 迸发绿色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我省持续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新动能。
金昌市固废堆存量超过2亿吨,如今,这些沉睡的废渣已经成为推动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在金昌经开区的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智能化设备正精准运转,合成金红石源源不断产出,企业生产原料需求恰好与金昌富集的冶炼副产硫酸、氯碱废电石渣形成天然互补。去年,公司生产精制合成金红石20.34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5.26亿元,使工业废弃物变身“金疙瘩”。如今,企业二期工程正加紧筹备。
目前,金昌市已培育尾矿、冶炼渣、磷石膏、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电石渣、二次资源、农业固废和生产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8条细分产业链,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白银市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冶炼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如今这些曾被视为环境负担的“城市矿山”,成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宝贵资源。正在加紧建设的甘肃宏鑫贵源金属有限公司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并降低环境负担。
废料成原料,增收又环保。嘉峪关大友嘉能精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期煤焦油碳基材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当地重点工程,目前两条新建的炭黑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危险废物的就地消纳,还成功打造出一条从煤焦油资源综合利用到炭黑生产,再到尾气发电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钢铁产业延链补链的关键一环,让资源在循环中不断增值。
固废源头减量加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释放发展新动能,让越来越多的“经济包袱”转为“资源富矿”,甘肃正在书写“变废为宝、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甘肃台报道。
记者:崔曦 魏平
金昌融媒 于渊 武玲奕 刘伟业 胡吉红 吕同
白银融媒 米英隆 张萍 张睿 白晓庆
嘉峪关融媒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