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甘肃多维度发力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莉莉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2025届21.3万名(较去年新增0.5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甘肃省教育系统锚定“好就业”“就好业”目标,通过政策引领、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等多维度举措,全力铺就毕业生就业创业之路。
在今年“金三银四”求职季与5、6月份毕业季期间,甘肃省教育系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以行业协同抓就业、校地联动稳就业、产教融合促就业的思路,完善政策、深挖资源、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全方位、多层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走出精彩之路。
甘肃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高校“一把手”工程。近期,西北师范大学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全省各地开展“访企拓岗”,走访了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甘肃省国际物流集团、兰州新区管委会、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等重点单位,通过“面对面”交流,拓展就业岗位,促进校企对接。
兰州城市学院将就业服务常态化,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吸引近千家单位参与,累计提供岗位近万个,服务毕业生超4000人。同时,该校积极开展校企对接、访企拓岗、生涯规划与技能培训等活动,并通过“海外规划展”等特色活动强化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明确职业方向。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谢明达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我职业规划模糊、面试技巧欠缺,求职之路困难重重。多亏辅导员、班主任和系主任的‘一对一’指导,我最终收到了8家单位的录用通知。”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投身西部,将于今年9月前往西藏林芝担任基层公职人员。
同样选择建功西部的,还有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李彦鹏。他说:“专业学习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应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力量。”
在拓展就业区域方面,甘肃省着力打造新疆、长三角、珠三角等“陇原学子就业圈”,成功开拓省外岗位5万余个。2024年10月,甘肃省组织省内49所高校赴新疆,走访785家企事业单位,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省外单位2500余家。为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甘肃省围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奉献西部发展、投身城乡基层”等主题,开展了2000余场就业育人活动,覆盖学生达40万人次。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甘肃省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两年,推动高校新增96个专业;持续实施“红黄牌”提示制度,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学科专业点,采取减招、停招或撤销措施,累计调整181个专业。同时,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中高本“357”贯通培养模式,推进“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建立“‘国家—省—校’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用得上、干得好、后劲足”的高质量人才。
在产教融合方面,甘肃省支持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3371个就业实习基地,与12849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此外,打造师范类、理工类、医药卫生类等10个特色就业联盟,形成了“分类精准推介、人岗高效匹配”模式,有效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甘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实施“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和促就业工程”。一方面,指导高校深入开展“访市、访县、访园、访企拓岗”行动,分层分类举办招聘活动,搭建更多就业平台;另一方面,联合省直部门,扩大省内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岗位吸纳规模,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招录工作;同时,推动就业政策精准落地,持续升级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打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高校主动作为到全省系统推进,甘肃省正以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高效暖心的就业服务、适配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学子筑牢就业根基,助力更多人才在西部热土上实现青春价值。
(甘肃经济日报)
相关新闻
新甘肃:精准匹配,跑出就业“加速度”——兰州大学多点发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肖坤
“兰大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攻坚克难的科研韧劲,充分彰显了‘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在兰州大学2025年双选会现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公共开发所团队负责人纪勋的赞誉,道出了众多用人单位对兰大毕业生的印象。
过去一年,兰州大学把学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企业需求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促使招生、培养、就业一体推进、良性循环,多点发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兰州大学“宏志助航计划”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双选会现场
加强供需对接,提升人才匹配度
前不久,兰州大学2025年供需对接研讨会举办,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地方人社部门代表、重点用人单位代表展开“三方会谈”,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精准供需对接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相关课程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与用人单位共建‘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我们可以直观掌握专业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契合点,这对我们优化就业信息推送和人才推介策略非常关键。”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杰表示。
举办综合双选会,实施“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组织“周五职通车”分行业专场招聘会,开展“百城引才”组团招聘会;打造“职航计划”“至公计划”“百城名企游学”等品牌项目,组织学生赴头部单位实习……今年,兰州大学不断汇聚校、地、企三方力量,搭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多层次立体化拓展就业岗位。
“双选会上,兰大学生综合素养及简历投递质量均超预期,完全符合我们的用人标准。”科大讯飞西部人力资源中心总监李哲文说。
“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成覆盖3.8万余家单位的优质资源库,同时组建5个行业重点单位联系群、建立110余个引才关系城市,设立50余个就业工作站、建立600余个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着力打通毕业生从校园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兰州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贺鹏说。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
强化就业指导,厚植社会责任感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兰州大学今年已开展多场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以“理论讲解+实时演示+实操”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拓宽职业发展视野。
同时,学校紧扣学生求职实际需求,开展“职慧课堂”“职业发展工作坊”“春招求职特训营”“职业兴趣测评”等特色活动,以及“选调生实习训练营”“职前训练营”等训练活动,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毕业生冯雷在求职初期曾面临挑战:“缺乏行业实习经历,让我一度对找到理想的工作缺乏信心。”通过参加学校“宏志助航计划”的专项指导,冯雷梳理了自己在校期间的田野调研、乡村支教和科创竞赛经历,将这些实践经历转化为应聘优势。最终,冯雷凭借出色表现,获评学校“宏志助航优秀学员”,并获得了小米公司的录用通知。
兰州大学还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少毕业生主动投身重大工程、重点领域以及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毕业生通过双选会了解岗位需求
完善工作机制,打通育人全链条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今年,兰州大学创新性整合了25个学院资源,开设了17个全新的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班型,聚焦数智人文、国际传播、涉外法治、金融科技、先进计算、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关键领域,面向全国高考生源招生600余人,致力于培养具有信息化素养、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学校还打通转专业“八通道”,全方位拓展学生专业选择与发展路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潘雨春在大一期间通过经济学基地班选拔考试,转入心仪专业,“这让我在很短时间内,做出了清晰的学业和职业规划。”
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兰州大学基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数据,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就业匹配度偏低的专业。“学校始终坚持就业、培养、招生一体化联动,以高质量招生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兰州大学学生处处长周莉箴说。
随着一项项举措落地见效,兰州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越来越多的兰大学子怀揣梦想,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