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见食品安全风险有哪些 专家支招快收好
甘肃
站内

家庭常见食品安全风险有哪些 专家支招快收好

原标题:杜绝因吃错东西导致食源性疾病

    盘点家中容易发生的常见食品安全风险

家庭是每个人每天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发生场所。如何杜绝因“吃错东西”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呢?甘肃省疾控中心专家向大众普及家中容易发生的常见食品安全风险。

家庭常见食品安全风险

原料不安全。原料不安全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采买食物及准备食品原料时一定要这样做:购买食品应选择证照齐全、诚信规范的市场、超市或其他销售摊点,不要到无证照摊点购买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要购买“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不要购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过期的食品。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制品和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动物及制品等。不要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野蘑菇、野菜等可能具有毒性和寄生虫等高风险食物。

做饭操作不当。在家做饭的时候,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因为微生物交叉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

生肉、水产等生鲜产品可能会携带不同种类的致病菌,特别是进入夏季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容易在食材当中滋生,并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如果刀具案板生熟混用,冰箱生熟食物混放,导致生食蔬菜、水果以及熟食这类不需要再加热可以直接食用的即食食品被污染的风险增大。

预防这类食源性疾病,只要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安全的温度、安全的水和食材,就不会给这些致病菌可乘之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冰箱不是“保险箱”

冰箱在家庭食物保鲜上的用处不言而喻,很多人认为食物在冰箱里放几天都没关系,然而这种认知并不科学。经常吃在冰箱里存放过久或存放不当的食物,也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实际上,冰箱不是“保险箱”。如果在使用冰箱的过程当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速食物的腐败变质,不仅会浪费食物,还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人们对冰箱太过熟悉,反而会忽视冰箱的一些安全隐患:

温度控制不当。日常冰箱塞得太满,频繁开关门,冰箱门关不严或者不注意温度调节控制,冰箱的温度就会波动升高,导致微生物缓慢生长。

正确的方式是:冰箱储存食物不要太满,避免超负荷运转。确保冷藏室的温度控制在4℃上下,冷冻室的温度控制在-18℃以下。

生熟食品混放。生肉和水产等生鲜食品可能会携带不同的致病菌,若未包装、未分装、未分层存放,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可能污染生食蔬菜、水果以及熟肉等即食食品。

正确的方式是:冷藏室食品分层放置。上层放置即食食品,如切开的水果,要用保鲜膜或者保鲜盒来保存,避免交叉污染;下层放置生肉和水产等生鲜食品,并用保鲜盒或保鲜袋包裹,避免液体渗出;如果短时间内不食用,要尽量在冷冻室存放。

剩菜剩饭未彻底加热。剩菜剩饭是家庭中常见的现象。首先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第二要注意的是,在冷藏的情况下,部分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菌会缓慢生长,如果剩菜剩饭不彻底加热就食用,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方式是:对于剩饭剩菜,包括切开的水果和开包的熟食,都要尽快食用,不要在冰箱中放置过长时间;另外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还有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更需要注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兰州日报)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