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永隆 图/杨艺锴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逸峰(左三)向甘肃简牍博物馆捐赠新书与书法作品
4月26日,《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与研究》首发式暨“诗林集古录——李逸峰集唐诗书法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展览持续至5月12日,汉代简牍书法研究专家、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逸峰的87幅作品集中亮相,将简牍文化、唐诗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于翰墨飘香中凝练传统之美,展示对博大精深简牍资源的传承守望与开发利用。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有清宣布展览开幕
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表示,李逸峰的书法既保留了民间书写的随意性、知识性、张扬性,又回归书法法度。作者从传统中找到专属自己的书写状态和呈现方式,展现出自由、舒张、放达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出作品《七言集句春江花月夜》八条屏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说,李逸峰新书首发和集唐诗书法展的举办,展示了其在诗词研究与书法创作方面的最新成果,是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起甘肃、河南两省学者、艺术家交流的平台,激发更多思考,挖掘书法背后的文化价值,促进书法艺术与现代学术深度融合。
展出作品《“心同雨歇”联》扇面
攻读书法专业研究生的智龙浩一大早来到展览现场,在一幅幅作品间流连忘返。他感叹道,此次展出作品不墨守成规,在简牍与章草多元融会贯通的同时,将日常书写与书法创作融合一体,让人感受到汉字与艺术双璧合一的意境之美。
据介绍,《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与研究》以敦煌汉简为研究对象,以书写研究为核心,从敦煌汉简、秦简《效律》、武威汉简等抽取样本,围绕笔形书写、组合方式与秩序设计参数,对敦煌汉简书写状况、字体演变、书写规律进行描述、分析、研讨,探索汉字字体与书写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览吸引书法爱好者参观学习
本次展览由郑州大学、中华书局、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承办。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