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人民医院首例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顺利出仓
【本报讯】近日,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为一名22岁的高危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施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月25日,患者顺利出仓,标志着该团队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患者小高是一位大四女生,正值花一般的年龄,厄运却降临在她的身上。2024年8月,小高因牙龈肿痛、全身出血点伴发热就诊,完善骨穿等检查后,她被确诊罹患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有预后高危基因)。经过诱导及巩固治疗(化疗),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按照疾病诊疗指南,需尽快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才有长期生存的希望。经与患者亲属配型,无全相合供者,半相合供者——患者的胞妹自愿为其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血液科团队仔细研讨治疗方案,多次与省外移植专家讨论,不放过每个细节,做好各种应对预案。2月19日,经过充分准备,患者进入层流病房,血液科团队为其制定了相关方案预处理。2月26日至27日,进行了供者干细胞回输。团队时刻关注她的各项生命体征,日夜守护,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排异等问题。历经30余天的奋战,从预处理到干细胞回输,从骨髓抑制到造血重建,每一个指标的变化都牵动人心。终于,患者平稳度过了长达12天的空髓期,血细胞均达到植入标准。经过短暂的过渡期,3月24日,患者复查各项指标趋于平稳,达到出仓标准。在医护团队和患者家人的共同努力下,3月25日,小高顺利出仓。她的父亲在说起半年来陪伴女儿接受治疗的过程时,几度哽咽,激动地说:“感谢甘肃省人民医院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