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田间课堂开讲 农技专家把“麦”送“粮”方
甘肃
站内

崆峒田间课堂开讲 农技专家把“麦”送“粮”方

原标题:平凉市崆峒区:开设“田间课堂”助理小麦春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切实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日,平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行动,组织技术指导队,深入崆峒区白水镇大潘村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示范点,成功举办了一场现场技术培训活动。

聚焦科技壮苗,精准施策促生长

本次培训以“科技壮苗”为核心理念,紧密围绕小麦春管关键技术环节,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与交流。针对当前小麦苗情特点与气象条件,技术专家系统分析了“控旺苗、稳壮苗、促弱苗、防病虫草害”四大主题,详细阐述了春季小麦返青、拔节等关键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并重点介绍了核心防治技术。

培训过程中,专家强调了根据苗情、墒情实施精准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因地制宜、因苗施策,才能有效提升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村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与专家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对策,现场氛围热烈而活跃。

物资助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为确保培训效果落到实处,技术指导队还现场为30余名村民发放了磷酸二氢钾和除草剂共计50公斤,这些物资将直接用于小麦的后期管理,为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有力保障。大潘村村民潘岁祥激动地表示:“此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内容实用性强,从合理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清晰透彻。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农民群众对防治小麦锈病、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持续发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展望未来,崆峒区农技中心将继续秉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持续组织农业技术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春耕种植宣传培训和示范带动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推进全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农业科技力量。

此次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平凉市小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我们相信,在农业科技的引领下,平凉市的小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次发放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具备保温保墒、抗老化、易回收等显著特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降低农田残膜污染风险。”上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启介绍说,“本次活动共发放地膜41.54吨,为春耕生产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政府今年的奖补地膜政策力度特别大,比我们自己去购买方便多了,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农民解决了难题,既省心又环保!”领到地膜的半川村村民刘小会满脸笑容地说道。

“加厚地膜在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揭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土地。”地膜发放现场,镇工作人员一边悉心讲解地膜覆盖技巧,一边向群众提醒注意事项。

上关镇通过“发放+指导+回收”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农户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全镇地膜污染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始终秉持生态优先与稳粮保供并重的发展理念,通过‘政府补贴+群众参与’的模式,压实‘谁使用、谁回收’的责任,确保地膜‘高效利用、应收尽收’。”张启介绍说,“未来,我们将依托村级回收网点,完善‘农户收集、定点回收、企业处置’机制,全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科技领航农业之路,生态铺就振兴之途。此次地膜发放活动是上关镇落实惠民政策、护航春耕生产的切实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镇党委政府将持续以科技赋能农业,以生态引领乡村振兴,为建设“生态康养田园小镇”贡献力量。

记者:张莹 朱丹

(新崆峒)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