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载社区芳华 崆峒女支书的“民生笔记本”写了啥
甘肃
站内

十三载社区芳华 崆峒女支书的“民生笔记本”写了啥

原标题:平凉崆峒区:十三载社区芳华 女支书的“民生账本”

清晨七点半,新北嘉园小区楼道里已响起熟悉的脚步声。挎着帆布包的马西芳,挨家挨户查看独居老人水表电表,像女儿探望母亲般轻声询问:“王奶奶,今天血压稳当不?上次送的药按时吃了吗?”

这份牵挂,源自十三年前那个炎热的夏日。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马西芳,在社区办公室看到孤寡独居、残疾、失独等群众档案,她想起父母的话“要把百姓当亲人,凡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这时,她忽然觉得,“进入到社区这个工作岗位,这里才是我的大学,社区居民是把他们当自家人才能真正在意,在这里我要学着成长。”

孤寡老人的“闺女”

家住新北嘉园小区的特困供养老人生病住院了,马西芳经常去探望。“老王,这是您闺女吗?”同房病友疑惑道。“这是社区的小马,不是闺女但比亲闺女还操心我呢”。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的王大妈自豪地说道。

她说:“如果是我爸妈、或是我兄弟姐妹、或是我的亲戚朋友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马西芳向记者展示了存在手机通讯录里的居民紧急联系人,甚至还有居民住院期间主治医生的电话号码。

她还边说边翻开了随身携带的“民情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辖区内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和诉求。

去年,辖区新北嘉园小区74户公租房住户的房屋漏水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该小区1号、2号楼因是公租房未设立物业维修基金,多年来房屋渗漏问题久拖未决,加之住户多为生活困难群体,维修难题一度成为居民的“心头病”。

马西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两年多的多方奔走,协调沟通相关单位,最终花费20余万元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房屋渗漏水问题。

正是这份细致,让她建立起“结对关爱帮扶”机制,让社区里40多位老人喊出了“闺女”的亲昵称呼。

自闭症儿童的“马阿姨”

从怯生生见人就躲到开朗大方的“小话痨”,5岁元元(化名)这个曾经有些自闭的孩子,如今能主动拥抱马西芳喊"马阿姨,我要抱抱"。

回忆起初次接触时的场景,孩子的妈妈眼眶湿润了:"第一次见面孩子紧张的眼神,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个劲儿往我身后躲。没有小马阿姨,我家眼看上小学的孩子可能还不会和外界交流!”

近年来,马西芳和网格员逐户走访摸排辖区内孤困儿童,举办“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亲子阅读”等各种暖心活动,联系各方资源为婴儿送奶粉衣物、为自闭症儿童对接心理疏导、为单亲家庭孩子联系到“爱心妈妈、小海豚计划”公益活动,帮助残疾女孩就业……十三年来,她个人先后对接帮扶了22个孩子,最早帮扶的已经参加工作,还有的上大学了。

“每次看到孩子们眼睛发亮的样子,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高了。”马西芳说。

妇女权益的“守护者”

调解室的锦旗上写着“切身为民办实事,心系群众一家亲”,但马西芳清楚记得那些剑拔弩张的时刻。

去年,一起惊险的家暴案件让她至今心有余悸。一名长期遭受丈夫暴力的女性在冲突中情绪崩溃,施暴丈夫摔门离场后,她突然冲向窗户欲跳楼轻生。“当时她半个身子已经探出窗外,哭喊着‘活不下去了’,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马西芳回忆道。

危急时刻,马西芳一边轻声安抚:“法律一定会还您公道,但咱们自己得先挺直腰杆活下去”,一边缓缓靠近,用“孩子需要妈妈”“我们帮你找工作”等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就在女子流泪回头的瞬间,在场的社区工作人员从侧面飞扑上前将其抱住,成功化解险情。

“救下人时我手都在抖,但更揪心的是她眼里的绝望。”马西芳说。

三个月后,她为这位妇女争取到心理援助和就业岗位。

先后建立了“法务天团、心理团帮、巾帼帮手、家教专团”四大调解专业志愿队,为家暴的妇女申请“妇女保护令”,开展普法活动。

在小区还打造了“六尺微家”,用“五微”工作法,通过“微课堂、微议事、微服务、微就业、微心愿”助妇女学法维权、就业创业、和睦和谐,让“她”自学自立自爱自强。

成立了“苏大姐执委调解室”,吸纳“好媳妇、好婆婆、平安家庭”荣誉获得者参与调解队伍中,妇女的事由妇女协商、化解调和、互帮互助,把幸福的“主动权”掌握在妇女自己的手里。

在小区“七巧屋”里,她不仅为会缝纫、针织和传统手工艺的妇女们提供了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增进了妇女们姐妹情感,还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义剪、缝裤边、婚姻介绍等便利。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化解几十起婚姻家庭矛盾,化解成功率达96%以上。提及对妇女的帮助,马西芳的欣慰溢于言表:“她们从依赖变自强,才是真正的守护。”

于平凡处绽芳华

群众的家庭矛盾、突发事故、生活困境等问题时常牵动着马西芳的心。

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通过政策帮扶、心理疏导等方式为困难家庭纾困解难。“每当这个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为困难群体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很珍惜帮助群众的机会。”马西芳感慨道。

2024年,马西芳在“在全省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百千万’计划”工作中表现优异,获得了荣誉。

面对获奖证书,她却笑着说:"最珍贵的不是荣誉证书,而是大爷大妈的笑脸、孩子们叫我阿姨时的奶声奶气、妇女们重拾自信的目光。”

暮色中,马西芳依然在小巷里走访入户。当被问及坚守的意义,她说:“社区工作没有‘小事’,每一个家庭的需求都值得被看见。这么多年来,我的家庭和孩子全部交给了丈夫,家人对我很理解支持。基层社区工作者就是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与力量。其实,我也在群众中学到了很多生活的经验和智慧,我们是双向奔赴。”

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魏丽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