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边塞戍卒给友人发“简”讯 吐槽日子太无聊

汉代边塞戍卒给友人发“简”讯 吐槽日子太无聊

汉代边塞戍卒给友人发“简”讯 吐槽日子太无聊

文物简介

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第3号房间中,木牍一枚,长16.2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三级文物,简号73EJF3∶127AB,原牍残断,字迹不清。正面两行,反面三行书写,共计80字。写信人尹衡,收信人伟卿,信中尹衡问候友人起居,提醒他春天气候不和,需注意身体,加强饮食。在最后,尹衡对伟卿感慨道,这边塞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啊,几乎找不到有趣的事情跟你说说。虽然信件残断,除问候外的具体内容已不可见,但依然为我们了解汉代河西边塞屯戍吏卒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汉代边塞戍卒给友人发“简”讯 吐槽日子太无聊

阅“牍”延伸

边关来信—简牍书信呈现的礼仪制度

一、书信格式

从河西地区出土的书信简牍实物来看,汉代书信主要包括收信人尊称、信首问候语、写信人自称、拜礼、正文、结尾问候语、信末拜礼七个部分。这封来自肩水金关的书信由于原牍残缺,末尾的问候语及拜礼字迹不可见,除此以外,格式是完整的——“伟卿足下”为收信人尊称,“叩头闲者起居无它”为信首问候语,“□丞问起居叩头”为写信人自称及拜礼,信中“伟卿强饭厚自爱慎春气”是重复的问候语,以不厌其烦地嘱托伟卿加强饮食、注意天气,表达写信人深深的担忧。

下图书信木牍背面(73EJD:49B)书写有完整的信末拜礼:“郑君房叩头奏 牛子威门下”。

73EJD:49AB | 图源《肩水金关汉简》

73EJD:49AB | 图源《肩水金关汉简》

二、文字表达礼仪

1、对自己的谦称

由河西地区出土的汉代书信简可见,写信人通常在信件开头自报身份,或以名自称如“党叩头言”(Ⅱ98DYT1:46A)、“刘仪叩头白”(73EJT37:786A)、“禹伏地言”(Ⅰ90DXT0208S:33A)等;或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谦称以示尊敬和谦逊,如“贱弟谦叩头”(73EJT33:32)、“贱子圣谨请使再拜”(73EJT37:1433)、“弟宣叩头言”(73EJD;284A)、“弟子王习诣霍师门下叩头”(DB:147A)等。除在首行向收信人表明身份时会使用谦称,正文中涉及写信人自身情况时也常用自谦之词表达自己的卑微,如“建宜以时至前不肖□□不在死罪”(73EJT37:654A+734A)中的“不肖”、“敢陈愚因言王”(73EJT22:788A)“愚自以为直□”(73EJT4:184B)中的“愚”、“吏奴下薄贱”(居延汉简 495.4)中的“薄”“贱”等都是常用在信件正文中表谦虚恭敬的自称。子女致信父母则自称“息子”,这是专属于子女的谦称,如“息子来卿叩头多问”(《敦》779)。

2、拜礼

汉代书信的拜礼体现在河西简牍中的有“伏地再拜”、“叩头”、“伏地”、“再拜”、“伏地叩头”、“顿首”等。

73EJT4:108A | 图源《肩水金关汉简》

73EJT4:108A | 图源《肩水金关汉简》

如图中“宣叩头白”( 73EJT4:108A ),再如 “赢伏地再拜请”(73EJH2:43A)、“□褒叩头白”(73EJT37:181A)、“宣伏地报”(73EJT37:1052B)、“强谨再拜请子元君以强疾”(73EJT5∶13)、“伏地叩头言君候足下善”(Ⅰ90DXT0109②:65A+48A)、“纪忠顿首白□坐前毋恙”(73EJF3:292A+594B)。这些常见拜礼生动地表现了写信人放低自我身份以抬高对方地位的礼仪。在汉代,儒家思想盛行,戍卒官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逐渐形成了谦逊待人、以他人为尊的思维模式,这种传统思维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叩头”、“伏地”类的拜礼在今天看来稍显夸张但从出土的汉简材料看几乎每一份信件的拜礼都是如此,即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完善且全社会认同并使用的书信礼仪制度。

3、尊称

上述谦称、拜礼间接表现对他人的尊重,书信中收信人尊称则直接表现了尊卑礼仪。地位低微者与地位较高者致信不直呼其名,而是用称呼其身边的下属、侍从的方式来指代收信人 ,使用较多的称呼如“足下”、“马足下”、“坐前”、“执事”、“御者”等。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主要存在于官场私记或致有官职朋友的信件中。如“少卿足下善”(73EJT1:230)、“子元足下”(73EJD:28B)、 “长卿王君足下”(86EDHT:74)、“君马足下”(219.32)、“成卿孟卿坐前”(86EDT7:1B)、“子赣坐前”(73EJT37:708B)、“君仲坐前”(Ⅰ90DXT0111②:129A)“王士执事善毋恙”(73EJF3:333A)、“掾坐前夫人御者足下”(73EJT24:15B)。此外还有“丈人”作为年长者的称呼常出现在书信的正文中。

4、问候语

问候语通常在信首尊称之后和正文之后,分别做信首问候语和信末问候语。问候语常表达寄信人对收信人的衣食关心(甚至有用“起居”直接指代消息)、对边塞工作生活艰苦的慰问、对边塞气候不佳的担忧等。如有关衣食起居的问候语有“平衣”、“强幸酒食”、“人马起居”、“近衣裘”、“深衣”等,这些短句体现了人们对亲朋的深切关心。穿衣饮食在物质资料并不丰富的年代很令人忧虑,身处边防、远离家乡的吏卒生活则更为拮据,物质匮乏、工作辛苦,远方的亲人朋友只能依靠信中的问候表达担忧的心情,慢慢形成了笔者所见汉简书信的问候格式。还有关于塞上工作辛苦的问候语“慎塞上”、“谨候望”、“苦候望”、“良苦迫塞上”、“劳苦事”、“良苦官事”、“独劳(苦)”、“明察蓬火事”等,这些都与边塞吏卒日常工作相关,“候望”指瞭望敌情,属于烽燧候望系统,是边塞军事组织中重要的一环。气候相关的短句也常以问候语出现在汉代河西出土简牍书信中,如“盛寒不和”、“春气不和”、“始春不和”、“方春,时气不调”等。

从古至今,书信格式的构成都与礼仪息息相关。汉代儒家思想盛行,人们尊敬长辈、礼敬朋友、礼尚往来的意识很强。简牍所见书信的格式具有时代风格,体现时代风貌,如实地展现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礼仪的重视。人们在书信往来中频繁地表达尊卑有序是汉代人多行礼教的真实体现。

参考文献:

[1] 袁庭栋:《古人称谓》,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第221-222页。

(甘肃简牍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相关新闻

兰州晚报:“简牍时代”之何谓简牍

简牍制作

简牍制作

简牍形制

简牍形制

汉代边塞戍卒给友人发“简”讯 吐槽日子太无聊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有关简册的最早记录,让有些研究者认为简册的出现可追溯到殷商时期。从殷商到魏晋,近两千年时间里竹木简牍是最主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学者把这段时期称之为“简牍时代”。20世纪是简牍大发现时代。自20世纪初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其中甘肃境内出土了先秦至魏晋时期的简牍近7万枚。简牍出土地点有汉塞烽燧、汉晋驿置,以及秦汉晋墓葬等各类遗址;简牍内容既有官私文书、也有艺文典籍等。这些简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全面展示了简牍时代中国古老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

简牍是纸张发明前中国古人用于书写的文字载体。根据长宽尺寸,分为不同类别:长条形较窄的称简,长方形较宽的称牍,多棱形的叫觚,还有两行、楬、封检、削衣等。从材质来说,南方多竹质简牍,北方多木质简牍。

简或称札,一般长约23厘米,一般每简写一行字,宽度在0.5-1厘米左右,根据材质不同,分为竹简和木简。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目前发现的多为竹简,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竹子较少,多为木质简。所用木材一般为胡杨、红柳、松木三种。

两行比简稍宽,一般约2厘米,宽度是单行简的2倍。因每简书写两行文字, 称为“两行”简, 既可以编联也可以单独使用。目前发现的有平面两行和脊面两行。

牍是比两行还要宽,有的可宽至6厘米,长度多与普通简相同,多为木制,用来写信、契约或抄录医方、历谱等,墓中发现的牍大多用来记录随葬的物品目录。

觚是将圆木棍削成有多个平面的多棱形,有三面、四面,多的甚至有八面。多用于抄写檄书,临时起草用,有的用于练习写字。

检是传递文书、信札或财务时所用的封检,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两行式的宽简,题署收件人的姓名和传递方式。另一种是用于传递机密书信或财务时所用的加封泥盖印章的封检。机密书信用上下两片木牍做成,下牍称函,用于书信,上牍称检,封盖函牍。检上有捆绳的刻沟和置封泥的方孔,以便绳封盖印。传递财务的封检只有一片木牍,中间凹下。

楬是一种短而宽的木牌。有的首端作半圆形,中间有一小孔。有的首端两侧各刻一凹口。皆做系绳只用。多系与簿册或器物之上,题写名称,犹如标签,所以也称签牌。削衣也叫柿,是古人删改文字时,从简牍上削下来的薄片。

东汉王充《论衡·程材篇》记载:“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由此可知,简牍的制作可以分为备料、片解、修治和杀青等诸多程序。

甘肃简牍所用材料多就地取材,以西北地方常见的耐盐碱、耐旱的红柳、胡杨及松木,及竹质材料。其中红柳、胡杨均出自本地,且多用于簿籍、爰书。松木多用于各类官文书和重要簿籍,竹质则多用于各种书籍。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这道工序叫汗青,将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杀青,这就是杀青,杀青完成后,简才能供书写所用。汉刘向《别录》中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古人以“汗青”喻史书,如文天祥就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木简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杀青”工序, 文献没有记载, 陈梦家考察武威出土的木简, 认为除少数受潮弯曲外, 十分之九都是平直的, 是经过风干工序的。

汉字“册”在甲骨文作“ ”,像用绳将一枚一枚的简札编联起来。我们今天说的一册书两册书,也是表示将一页页的纸装订在一起就成了一册。在古代人们用丝线或麻绳将简编联成册。为了在编连时将竹简固定住,竹简的侧面刻一个三角形的契口。按照简的长短,又有二道编、三道编,以至四道以上的编联形式。孔子因为喜欢读《易》这本书,把串联简册的编绳磨断多次,后人就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简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许多词汇,如“册”“篇”“编”“连篇累牍”“韦编三绝”等,都与简牍的形制有关;“杀青”“汗青”“罄竹难书”等则与简牍的制作和用材有关;“删改”“刀笔吏”等则与简牍时代的文具书刀有关;“合同”“尺牍”“封缄”等则与简牍时代的文书制度有关。

本文作者为甘肃简牍博物馆馆员

马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