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民吃上肉”!甘肃科技功臣寸草报国心

“让国民吃上肉”!甘肃科技功臣寸草报国心

原标题:拳拳寸草心 浓浓报国情——

     记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任继周院士

工作中的任继周

工作中的任继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罗小芳

98岁的老人在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许多人看来,98岁高龄,应该是孙儿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我省却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依旧保持对草业科学的热爱,还在编写着我国第一本农业伦理学教材。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任继周。

扎根西北七十余载,他在这片土地创造了多个第一:建立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主编我国第一本《草原学》教材;创建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主持制订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成为我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

任继周院士

任继周院士

这位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为我国与甘肃省的草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切,源于1943年任继周报考前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时,立下的梦想——“改善中国人营养结构”。

1948年大学毕业后,任继周接到我国著名兽医学家盛彤笙的邀请,受聘于兰州国立兽医学院。随后两年跟随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进修牧草学。

1950年,从江南到西北,任继周21天的行程,开启了他扎根西北70多年的人生。

可以说,他走过了甘肃的每一块草地。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他深感我国农业结构存在问题,“农区是以粮为纲,牧区就是搞原始放牧。这么搞,咱们的农业翻不了身”。

草,不能当饭吃,“要让国民吃上肉。”但在当时,“草地农业”的想法无人问津,任继周由此开始筹办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描绘草地农业系统的蓝图。终于,该研究所于1981年成立。

1957年,任继周在天祝高山草原站。

1957年,任继周在天祝高山草原站。

然而,在一段特殊时期,任继周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但他没有停下,而是躲去天祝高山草地试验站,带领团队开展草地围栏、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等一系列科研活动。改良天然草场,设计管理草原系统,开展中间试验,他们大幅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

对于传统上草原牧区与农耕地区的分割对立,任继周提出:“传统耕地应实行草田轮作,不但能保证粮食产量不下降,还能成倍增加牧草等饲用作物产量,培肥地力,减少污染。”

在庆阳完成相关实验后,任继周更加笃定耕地农业变为草地农业是大势所趋。2013年7月,任继周联合8位院士,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我国从‘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结构转型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

2000年,任继周在贵州扶贫考察。

2000年,任继周在贵州扶贫考察。

不仅如此,还因为任继周在做草原调查的过程中常接触农牧民,所以他的思考领域逐渐延伸到了“三农”问题。1981年以来,任继周在贵州率先开展了我国南方岩溶地区草地的开发研究,在贵州省威宁县灼圃通过“试验站—示范场—农户”相结合的模式,使得460多公顷草地的产草量增加了11.5倍,载畜量及羊的体重、产毛量等均达到新西兰的生产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倍。

“种粮又种草,增加动物生产层,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又可以丰富食物(肉类)来源,提高农民收入。”他最关心的,从来都是人民群众的腰包和健康。

1992年,任继周在黄土高原试验站。

1992年,任继周在黄土高原试验站。

同时,自1950年执教以来,任继周始终没有脱离草业科学的教学工作,而是将深厚的科研成果和扎实的一线调研融入草业科学的教学中,一步步构建起我国草业科学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

“任先生的第一堂课,不是讲授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告诉我们草原学是干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能使人强烈感受到草原学魅力所在。”任继周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教授回忆道,他的许多学生选择追随他的步伐,一生扎根于草业科学的广袤世界。

1980年,任继周在西宁讲学。(本文配图均由兰州大学提供 新甘肃)

1980年,任继周在西宁讲学。(本文配图均由兰州大学提供 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