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娟平 图/杨艺锴 视频/张蓝翔
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草原深处,以积雪和山峰为背景的藏族部落,紫铜般泛着朴素、古老而神秘光芒的藏式建筑,蕴聚着藏地无数人的智慧、心血和憧憬,成为藏民族以及全人类最具精神内涵和神秘色彩的珍贵财富。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顶起了藏文化传播的半壁江山。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祝唐卡代表性传承人马才成 杨艺锴 摄
身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祝唐卡(华锐唐卡)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才成(藏语名华锐赛奥嘉)在天祝县民族中学免费开设“唐卡绘画班”15年,现已有百余人在此继承唐卡传统艺术,其中150人考入大学本科,9人读研究生、1人读博士。
“唐卡不仅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2020年12月,天祝唐卡进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录,我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便更为重大,我希望能带动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传承,把唐卡传出天祝、传向世界。”马才成表示。
缘起:初识唐卡
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天堂寺附近的孩子来说,佛、菩萨虽早已司空见惯,藏民族文化的熏陶也已根植于心,但要真正探究起这其中的奥秘来,无疑是新奇又充满诱惑力的。
“小时候家里经常请喇嘛讲法,有一次活佛戴了一个特别精美而神秘的唐卡,我当时就特别感兴趣,在之后的几天里仔细临摹,最终画好之后活佛看了非常赞赏,并给予了肯定,我与唐卡的结缘就这样开始了。”马才成说。
华锐唐卡博物馆展示的部分唐卡 杨艺锴 摄
那些色彩斑斓、内容丰富、构图生动的唐卡作品,画面上庄严而又慈祥的佛、菩萨,传递着几千年的佛教、民族文化,在马才成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这,无一不在指引着他走上唐卡的学习与传承之路。
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系统研修过美术的初学者来说,学习唐卡的难度可想而知。此后8年,马才成寒暑假只身远赴青海、西藏拜师学艺,系统学习,正式走上了唐卡的求学之路。
求学:独自远行 拜师求艺
“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写推荐信,引荐我去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拜访夏吾才让。他18岁跟随国画大师张大千到敦煌作画两年,23岁出师,30岁左右就以高超的彩绘技艺蜚声画坛。”马才成说。
当时正值假期,马才成独自坐车赶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又徒步走了一段时间,来到夏吾才让的家乡,看到墙边有个戴着帽子晒太阳的“农民”,便向他打听起夏吾才让来。
“我就是夏吾才让,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我才不信你就是夏吾才让!”
“你把推荐信给我,我带你去家里看看证书和照片你就相信了。”
接着,夏吾才让便带马才成到家,向他展示了自己与张大千的合影。之后,马才成便拜夏吾才让为师,正式学习唐卡。夏吾才让也倾囊相授,将理论知识悉数传授给了马才成,并教导他一定要把唐卡传承下去。
画唐卡使用的矿物质颜料 杨艺锴 摄
作为马才成的启蒙老师,夏吾才让的朴素和热情也深深影响着马才成。至今,他仍践行着老师的教诲。
后来,在西北民族大学学习工艺美术和素描时,马才成无意之中听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尼玛泽仁的一席演讲,喜从中来,讲课结束后便专门去拜见尼玛泽仁,并去寺院学习。
天赋异禀再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使得马才成在众多唐卡学者中脱颖而出。
传承:一生只为作好一幅唐卡
“我用了将近30多年去临摹再创作,我觉得一个人值得用一生去作好一幅唐卡。”马才成说。
研磨矿石颜料、洒青稞酒、落笔、提笔、收笔……研磨颜料慢而精细、下笔又稳又准,这些对于别人来说需要耐着性子去做的事情,马才成能一气呵成。当爱好变成一种趣味,那传递给别人的就是一种技法上的娴熟和无我无物的气定神闲。
对于唐卡绘制者来说,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唐卡绘画的灵魂。传统唐卡的绘制必须选用纯天然的矿物、植物颜料。唐卡的选材、加工、研磨、调制都有讲究。
“画好一幅唐卡是一件要吃苦的事,从颜料、纸张、绘画和装订都有严格的标准,心浮气躁的人是做不来的。”马才成介绍,唐卡一般选用纯棉布来作画,落笔之前,先用青稞酒洗刷纯棉布,增加颜料后期着色度。其次,选用矿物色,现用现磨,用青稞酒来配颜料,不易掉色。最后,还要磨炼心性、耐心作画,保持心态平稳,在作画的过程中还得学会做人。
黑金唐卡细节展示 杨艺锴 摄
“每一幅唐卡都能反映民俗文化、佛教文化,每一幅唐卡都在讲述更深层次的佛教故事。”马才成说。
对于马才成来说,最喜爱的唐卡便是使用1斤黄金、耗时5年所作的黑金唐卡《释迦牟尼说法图》,全画长5.3米,宽1.2米,共包含300多个人物,讲述了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场面。佛、菩萨、罗汉等各具神态,将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得栩栩如生,整幅作品细致传神、气势恢宏,令观者油然生出敬畏之感。
教学:寓教于乐,成人之美是另一种幸福
“起初,我也想走出天祝去南方城市发展,但是一想到我离开后,就再没有人去关注那些学唐卡的学生了,我不想让他们跟当初的我一样,走那么远的路去求学,让年轻人走出去,比我自己走出去要更好。”至今,马才成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各地,通过开设唐卡博物馆、画室等不同的方式传播着天祝唐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天祝县民族中学的一间唐卡画室里,挂满了马才成精心创作的数十幅唐卡作品。菩提遇上唐卡,叶子随即改变命运,文化赋予了它的新生,马才成钟爱的一棵菩提树在室内茂密生长,枝条垂到了办公桌上,与一室唐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2005年,天祝县民族中学开设唐卡绘画班,马才成成为唐卡老师。15年来,他开设暑寒假班免费教学,同时还免费提供书本、铅笔、纸张等美术用品,已辅导百余名学生传承唐卡艺术。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会唐卡绘制不仅仅是传承了一门非遗技艺,也打开了升学的通道。
马才成研磨矿物颜料 杨艺锴 摄
唐卡绘画班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仅有5名学生,发展到现在一个班30多人。从起初不被认可,到现在的文化传承,折射出的不仅是一部天祝唐卡文化的发展史,更是马才成的文化艺术传承史。
“当时很多家长都觉得画唐卡没前途,于是我联系西北民族大学的老师,他亲自把录取唐卡专业的招生文件送到学校,5名学生都考上了,后来全部在少数民族单位参加工作当唐卡画师,而他们的家长也成为了唐卡绘画的免费传播者。”马才成说。
助学:记忆与爱的传承
“我开设寒暑假班免费教学生,就是要让孩子容易接受,不能让他们因为学费而放弃艺术追求。”马才成表示,起初自己求学时老师免费为自己教授知识,他要让这种爱和记忆继续传承下去。
“我也要求我的学生,未来免费去教授唐卡。”马才成说。
虽自幼喜欢唐卡,但受家庭条件限制,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解到多吉才让的家庭情况后,马才成除教授唐卡的技法和理论知识之外,还密切关注多吉才让的生活,帮扶他的学业。“在我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人生导师,更是一位严格的父亲,在唐卡绘画的路上指引着我。”青海民族大学唐卡专业大三学生多吉才让说。
在学生心中,马才成如师亦如父,善良和蔼、平易近人。
“记得刚被大学录取的时候,他还带我去教育局沟通,协助我申请贫困救助,上大学期间还经常给我生活费。”多吉才让说道。
马才成(左二)耐心讲解,多吉才让(左一)和同学认真倾听。杨艺锴 摄
有一年夏天,马才成带多吉才让去天堂寺,沿途为其解释植物在唐卡色彩中的沿用,并叮嘱他拍照,待以后将风景融入到唐卡创作中。
“老师说唐卡中的许多东西都和高原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有极大的关系,这正是其他画无法描绘的。”多吉才让说。
作为马才成的学生,多吉才让承袭老师的创作风格,作品《黄财神》荣获2020年全国高校藏画艺术作品展“本、专科组”优秀奖。放假回家,多吉才让便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马才成。
“他的希望很大。”马才成对弟子信心十足。唐卡班的开办,不仅解决了天祝地区的唐卡传承难题,也拓宽了学生的升学及就业渠道,民族中学的特色教育也因此彰显。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自觉参与非遗传承,树立学生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主脱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多元文化交融,创新变革唐卡
但在唐卡班的教学中,马才成除了悉心教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习唐卡之外,自己也潜心研究唐卡绘画。
“华锐藏区的唐卡和其它的绘画作品最大的区别是全部采用纯天然矿物质颜料。唐卡与国画、油画的显著区别是唐卡惯用浓颜重彩。”马才成介绍。
华锐唐卡博物馆一角 杨艺锴 摄
他在挖掘和弘扬传统唐卡艺术画派的基础上,溯本探源、多方请教,对传统的唐卡绘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在作品中融合了敦煌石窟和汉族传统工笔绘画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形式,穿插中西油画的一些色彩运用和素描的透视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风格。
同时,他把唐卡的诸多元素融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描山画水绘锦绣,讴歌繁荣和谐的藏区新生活,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主旋律,对唐卡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古老的唐卡艺术在新时期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唐卡艺术画派。
“我觉得博物馆只展览是不行的,只有交流和传承,才能让唐卡一直‘活’下去。今年我计划打造3000平米的华锐唐卡画院和唐卡传习所,并招募80多名学生,创作千幅唐卡和百米长卷唐卡,将华锐藏族的重要事件全部画进唐卡。”马才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