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回忆 | 李汀:母校西北师大我的同班71人的故事


来源:澎湃新闻网

我们谁也不曾想到,四十年前我们七十一位年龄分列于“40后”“50后”“60后”的“青年人”,奇特地相缘,一起走进大学校门,成为同窗。同样,我们谁也不曾想过,四十年后的我们又这般校园重聚,珍念那一段韶华

原标题:李汀:回忆我的母校西北师大,同班71人的故事

从1978年到1982年——作者回忆了自己在西北师大的生活、老师同学,和那个年代青春的故事,七十一人,谁人没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诗经》《楚辞》 

我们谁也不曾想到,四十年前我们七十一位年龄分列于“40后”“50后”“60后”的“青年人”,奇特地相缘,一起走进大学校门,成为同窗。

同样,我们谁也不曾想过,四十年后的我们又这般校园重聚,珍念那一段韶华。

我们是西北师大1978年秋班的同学,读的是历史专业。如今当自己也有了历史,才懂得了历史是多么苍茫,多么迅忽,多么有趣。

我们回来了。好似一个考古队,小心翼翼地做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属于自己畴昔的文物,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灵的论文。

当年教室已变作残垣遗址——但文科楼之侧那棵生存百年的核桃树依然葳蕤;校园后边那一片片连畦的白杨苗圃消失了,但依傍的那条黄河依然奔流。

我们回来了。相拥在一起,互视彼此的眼神,唤醒遗忘的记忆,回味那些心底的故事……几分陶然,几分感叹。

我们回来了,欢乐亦忧伤。昔日同窗挚友,已有六位离世。带着思念,相邀他们同行……

1982 年秋毕业照

“1978” 是共和国高校履历中一个特殊年份。这年全国所有大学都有两批新生入校,一批于春草萌发的三月,一批在秋霜漂染的十月;校园里前者称之“春班”,后者称为“秋班”。

由大陆和海洋温差形成的大气环流称作季风——无论夏季风、冬季风,都有气势磅礴的伟力,形成暴风雨和海啸……“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的高考如同一股聚积十年热能的季风,在改革的风向标下,上千万青年的“蝴蝶翅膀”掀起了一场令全社会进步的风潮,和一场终结蹉跎岁月实现自我超越的运动。是年参加秋季高考的全国考生达610万人,录取40.2万,录取率仅6.6%。历史还有如下记载:1978年甘肃省可招收本科生的大学只有7所,西北师大(甘肃师大)文理双科12个系的秋季班总共招生835名。

我们班71名同学,每人都成了时代热气流中蒸腾的微粒子。

我们知道母校只是一所普通高校,在全国并不显赫;也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考生,前有翘楚可追。然而以把握时代机遇、勇于超越自我、追求人生价值理想的精神而论,每位同学都非常了不起,拼搏中释放了自身最大的能量,发射出时代和历史精神的耀眼光束。 

陈少沛,男,29岁,已婚,报考时一对孪生女儿不到周岁。兰州二中68届高中生(老三届高一),下乡插队三年,后至兰州模型厂当木模工,手艺不赖,结婚时的三“大件”—— 大立柜五斗橱写字桌均由自己设计制作,让目睹者惊羡。虽已“成家有业”,却因少时垂青文史喜好舞文弄墨,时常抱憾因“文革”断了大学读书的念想。复习期间白天上班工作,晚上晃着摇篮哄女儿,伏案温习到深夜。终以高分录取,实现夙愿。

武敏之,男,31岁,已婚,全班年龄排行“老大”。66届高三毕业准备高考,“文革”突至,哀叹功亏一篑。 68年先插队至河西走廊,后调至玉门油矿。蹉跎岁月十年,圆梦之心不泯。要逮住青春的尾巴,把耽误的时光挽回来。

杨宁瑞,男,16岁,我班“老小”,面孔稚气未脱,憨厚寡言,却心存鸿志。甘肃合水县一中高中应届毕业,全校221名考生仅有4人被“大本”录取,文科惟他一人“中榜”。因地理单科成绩96分,喜冲冲地报了地理系,殊不知师大地理系为理科专业,由学校调剂招进历史系。

赵晋梅,女生中“老小”,全班“次小”——16岁半,兰化一中应届生。长袖善舞,文艺青年,敏感而多思,心中常怀几分骄傲。高考中榜,为兰化一中增光!老师家长均建议读中文,自己却想着“不如把历史课讲得像评书一样有趣”,背着家长报了历史专业。

范文黎,女,27岁,北京女一中初67学生(老三届初二),“文革”期间父母挨斗自己带着弟妹经历磨难,“一下子像从大伏天掉进了冰窖”。后去内蒙建设兵团,在“巴颜喀拉”经年累月顶风冒雪挖砂、开渠——“修地球”,却不屈于命运的安排,考入大学。

黄志昌,男,24岁,甘肃甘谷县六峰乡觉皇寺村农民,72届高中毕业在家务农,受家庭成分连累,生活多有坎坷。1977年报考大学村里未批,强忍屈辱1978年再报。白天田间劳作,夜晚凑着油灯读书,夙夜匪懈,志在必得。全县6000余考生,被大学本科录取仅26人,文科11人。报志愿时想进西南政法学院读法律,做一名主持正义的法官,祖父却说“学法律固然好,然稍有不慎办了冤假错案,有损先人阴德。还是考师大当老师吧,无大福亦无大害,平平淡淡过一生就好!”遵从祖父训诲,报了师范历史系。

李华瑞,男,20岁,甘肃山丹煤矿井下矿工,受过工伤,1974年高中毕业还当过两年农场工人。五十年代随父母由四川支援西北来到山丹县,上大学前20年从未离开过河西走廊,伴着戈壁大漠。少年时做过文学梦,想读中文系,却听从中学语文老师劝告,说历史厚重,知识宽广,更有利于搞文学,改报了史学。

……

“山河转,兴高考,忆当年”“携妻带子者有之,应届毕业者有之,放下锄把者有之,辞官弃职者有之,长幼咸集,济济一堂,各行各业,皆为同窗……”陈少沛同学的诗文,“点睛”出了我们当年的风貌。

七十一人,谁人没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责任编辑:肖刚]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