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相约兰马 邂逅黄河
在全民健身热潮与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马拉松赛事早已超越体育赛事的单一属性,成为城市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5月25日即将鸣枪开跑的2025兰州马拉松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
兰州马拉松历经十余年发展,已多次获评金标赛事称号,成为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双金赛事”之一,以“最热情”“最燃”的赛事特色深入人心。五月的兰州,槐花飘香,从百里黄河风情线的赛道设计到融入彩陶密码的完赛奖牌,从文化浸润的补给站到全民参与的体育嘉年华,这场赛事以体育为纽带,撬动经济、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兰州城市能级跃升的“黄金引擎”。
赛道即名片:流动的城市文化长卷
马拉松赛道不仅是竞技的跑道,更是城市文脉的具象化表达。2025兰州马拉松赛道规划延续“百里黄河风情线”经典路线,将兰州“两山夹一河”的独特地貌与历史人文景观串联成线,当跑者们踏上兰州马拉松的赛道,就如同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书卷。跑者从兰州奥体中心广场出发,途经具有鲜明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的黄河楼,一砖一瓦仿佛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感,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来到黄河母亲雕像,能够深切体会到这座城市与母亲河的血脉情感,孩童脚下蜿蜒的水波纹与母亲衣褶间流动的线条遥相呼应,让人联想到黄河万古不息的奔涌姿态;行至中山铁桥,仿佛听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跑者的脚步声与百年前驼队的铃声交织;途经白塔山,古老的砖塔静静注视着现代城市的变迁;跑过水车博览园,巨大的水车仿佛诉说着先辈们开创水利工程的智慧。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赛道的功能性桎梏,将赛道沿线景点转化为文化传播的“移动广告牌”,印证了文化赋能赛事、赛事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为跑者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名片”。
奖牌即符号:金属方寸间的文明密码
完赛奖牌是赛事文化表达的精华所在,兰州马拉松完赛奖牌的设计跳脱了奖牌的“奖赏”属性,叩响了文明之门。从以黄河母亲像为核心的立体设计,到融合飞天、水车与彩陶纹样的动态奖牌,每一次迭代都是对城市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码。2025年可旋转的水车装置,浓缩着“水车之都”千年农耕智慧,轴承处的“兰州”二字化作文明榫卯,与飞天衣袂、黄河浪涛立体交叠。当跑者转动奖牌,敦煌藻井纹样随光影变幻,诠释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黄河哲思。奖牌背面以中山桥、黄河楼等城市地标与“黄河母亲”温情意象共构精神图谱,镶嵌马家窑彩陶纹路,这种设计理念打破了奖牌的物质边界,使金属方寸间承载着5000年文明密码。跑者拿到的不仅仅是一块奖牌,更是一件承载着兰州千年文化的艺术品,使跑者获得荣誉的同时,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当跑者将奖牌带向世界各地时,兰州的文化密码也随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通过马拉松这场赛事实现了城市与参与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配套即联动: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兰州马拉松的配套活动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体验矩阵,从赛前一个月启动的体育嘉年华,到赛后的“度小满兰马市集”,从群众文体展演到“兰马领嗨员”应援模式,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将赛事影响力从竞技延伸到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形成全民参与的热烈氛围。特别是2024年首创的“兰马领嗨员”与沉浸式兰马之夜、兰马市集火爆全网,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深切感受到了兰马热情的炽热跳动,更是吸引了数百名市民参与,他们在赛道旁用舞蹈、音乐为跑者加油,将兰州人的热情化作声浪,成为赛事最具感染力的风景线。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城市归属感,更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兰州马拉松的品牌影响力。
赛事即生态:多维价值的聚合效应
兰州马拉松构建的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个包含文化传播、经济拉动与社会治理的生态系统,其“双金”品质背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赛道功能区设置到医疗急救体系,从交通接驳优化到志愿者服务,兰州马拉松以专业化服务树立行业标杆。美食补给站将地道的兰州牛肉面、香甜的牛奶鸡蛋醪糟等特色美食转化为味觉记忆,文创集市把马家窑彩陶纹样变成可带走的城市名片,参赛包中兰州牛肉面速食装、特产优惠券等,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2024年赛事期间,6600名“兰精灵”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收获全网赞誉,被称为“全国最热情赛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兰州人民的文明素养与好客之道,使马拉松赛场成为传递友爱与奉献精神的温暖舞台。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赛事倒逼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化升级,锤炼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25年新引入的AI客服“小果冻”用智能技术传递兰州式幽默,展现了科技赋能赛事的创新成果。这些都是赛事对城市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双向提升,这种“体育+”模式证明,现代赛事的价值已延伸至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站在亚高原的赛道上,兰州马拉松的每一次起跑都是城市发展的生动隐喻。当跑者沿着黄河奔跑,他们丈量的不仅仅是物理距离,更是一座城市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的精神征程;当志愿者递上一碗牛肉面,他们传递的不仅是能量,更是黄河儿女的质朴热情;当市民在赛道旁载歌载舞,他们展现的不仅是活力,更是金城兰州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
兰州马拉松的十余年历程证明:一场赛事可以沸腾一座城,更可以重塑一座城。当奔跑的脚步与城市的心跳同频共振,体育便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推动经济转型、文化自信、民生改善的综合载体,这或许正是“兰马精神”给予城市发展的最深启示。未来,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推进,兰州需进一步释放兰马潜能,深化体教融合培育本土体育人才、拓展智慧赛事与数字文旅结合、探索碳中和马拉松等创新形式,让这场奔跑不止于42.195公里,而是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永恒赛道。
□顾之平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