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解读(三)
“揭榜挂帅”攻克“卡脖子”技术 单个项目可获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中,我市对企业有哪些扶持?由市科技局支持、《兰州晚报》开设的“创新领航”专栏第111期,重点解读相关内容。
该《方案》中,对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成果转化活力潜力的真招、实招包括:
设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专项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强化税收政策对企业研发的普惠支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组织开展研发活动,设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专项,支持5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每家给予5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研发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企业承接国家重大项目产出成果并就地转化,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强化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按照“一事一议”给予科技项目经费支持。采用“揭榜挂帅”方式组织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对企业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科技成果,并实现就地转化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允许鼓励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让企业“先尝后买”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持帮助科技型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系统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引导高校院所盘活存量专利,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推广转化清单,通过专利转让、许可、质押融资等方式推动转化运用。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自主决策、协商转化,允许鼓励高校院所将科技成果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许可给企业使用,双方可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许可费,对程序合规但因不可预测因素造成后期转化过程的价值变化或单位损失,纳入容错范围。
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科技副总”
支持人才服务企业创新。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科技副总”,高校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按规定给予到企业挂职的“科技副总”薪酬总额(工资所得)或单个项目报酬的30%、最高不超过50万元补助。依托省市人才对口协作机制,聚焦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6大主导产业,分领域组建省级专家服务团,选派专家到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咨询、技术指导、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服务活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