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投诉分析
观澜新闻客户端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袁文波 通讯员 周婷)4月3日,兰州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投诉分析,根据“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统计,市消协一季度内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42件,同比增长2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427.50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1件,加倍赔偿金额1000.00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96人次。
根据投诉性质,合同问题占23.94%,售后服务问题占20.42%,虚假宣传问题占19.01%,价格问题占17.61%,质量问题占11.97%,安全问题占4.93%,假冒问题占1.41%,计量问题占0.70%。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虚假宣传问题投诉量同比上升,售后服务、安全、合同问题投诉量同比下降。
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为55件,占总投诉量的38.73%,比重下降11.27个百分点;服务类投诉为78件,占总投诉量的54.93%,比重上升4.93个百分点;其他类投诉为9件,占总投诉量的6.34%。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商品大类投诉数据,食品类、交通工具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房屋及建材类投诉量居前五位。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日用商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问题投诉量同比下降。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服务大类投诉数据,教育培训服务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销售服务类、卫生保健服务类居于前五位。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教育培训服务类、卫生保健服务类问题投诉量同比下降。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普通食品、汽车及零部件、其他交通工具类、厨房电器类产品、日用杂品。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日用杂品问题投诉量同比上升。
在具体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其他教育培训服务类、中介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医疗美容服务、健身服务。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技能培训服务、医疗美容服务、教育服务问题投诉量同比上升。
教培机构投诉逐年上升
随着消费者对提升自身知识和能力等教培需求的升温,大环境的趋势走向,导致各类培训机构不断迭出。当前,各类培训服务多以预付费形式进行销售,涉及消费群体广、销售金额大、服务次数多等特点,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
市消协建议相关部门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加大对不良营销手段的查处力度。
生活及社会服务纠纷频发
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涉及生活各个方面,餐饮、美容美发、健身、教培等,消费者本想更好地提升自身,没想到却成了心头痛点,难以化解。
市消协建议相关部门及时修订完善预付卡相关管理规定,严格备案制度,规范网络预付式消费格式条款,强化资金存管制度,进一步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秩序,保护好消费者预付资金安全。电商平台应当强化对平台内店铺异常经营行为监测,加强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对消费投诉量较大或经营风险异常店铺提高保证金交纳额度,降低因店铺跑路或关店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
商品房及装修纠纷不断
近几年消费者购置房屋所产生的纠纷频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置业顾问从不同角度来推荐房型,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赠送面积、配套设施等方面有承诺,但是在房屋落实后发现很多不如预期所想产生纠纷;已经预定了装修公司并签订了装修合同,但是装修公司设计人员因离职,装修产品的更换或因装修后期增加费用等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一定影响,引发投诉比例上升。
市消协建议商家只有真正认识诚实守信及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规范行业行为,企业方能长久。
(观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