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副校长汪扬:AI+甘肃所长 另辟蹊径创未来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站内

港科大副校长汪扬:AI+甘肃所长 另辟蹊径创未来

文/肖刚 图/李德宇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发展科技要找到特色而非一味追求所谓高大上。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发展科技要找到特色而非一味追求所谓高大上。

“人工智能时代,每个省、市都搞科技创新,却完全没有考虑自身的‘土壤’条件,呈现同质化趋势。”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日前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甘肃可以借助多样地貌与悠久历史所赋予的生态环境、寒旱农业、人文旅游等独特而丰富的资源禀赋,与人工智能结合拓展应用场景,另辟蹊径,创出无限可能。

汪扬说,跟风最新潮流并非成功之道。今后国家发展的重心将由东向西转移,尽管目前西部在现代科技方面相对落后,但有许多刚需的应用场景,将其结合人工智能变成现实同样是高科技。每个地方应该找准自身所长,融入当地科技创新发展整体规划。

汪扬表示,人工智能让整个世界更扁平化,让全球真正进入了第五次工业革命。就像此前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生产力的提高会淘汰一些行业,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发挥优势把握住机会。

展望未来,汪扬说,DeepSeek打破应用壁垒,让人工智能大众化,让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驾齐驱。在大力发展、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变化。要清楚地定位AI是服务人的工具,而不是今后人的替代品。只有厘清这层关系,才能够真正健康地发展人工智能,推动社会向前。

谈及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汪扬更是感触颇深。“我最新的体验是,知识性的学习许多时候已经不需要老师了,跟人工智能对话学得又好又快,而且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去学。如果没有创新,传统的黑板上教知识的必要性将大打折扣。”汪扬说,现行教育体系面临压力、进行改革是不可逆的趋势,传统教学方法与传播知识理念应该变为教学生如何去创造。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勾晓华(右)向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赠送纪念牌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勾晓华(右)向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赠送纪念牌

汪扬进一步解释道,首先,因为人工智能的存在,教育目标发生本质性变化,从传授书本知识变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而这恰恰是当前教育体系缺少的。其次,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可以预见,今后只有真正会提问才能与人工智能合作,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此外,要教会学生判断。人工智能将创作门槛降低后,人所要做的就是判断作品的优劣,今后在大学甚至在中学,审美教育一定会加强。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现有的一些就业机会很可能被逐渐取代,但同时,人工智能也赋能了很多普通人。大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就可以完成门槛很高的工作,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汪扬说,比如创作,写一本小说、画一幅画,在人工智能时代变得非常普通,8岁的小学生甚至在完全不懂编程的情况下就能设计出游戏。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谋划实施创业项目,这些都得益于人工智能。

据悉,汪扬此次是受邀做客兰州大学未来学通识课暨“萃英大讲坛”系列讲座,当天他以《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特点与未来展望》为题为兰州大学师生奉上跨界思想盛宴。汪扬表示,兰州大学在传统文化等诸多学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具有与香港的大学合作之良好契机,希望能推动两地高校加深交流合作。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