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凉崆峒:激活“创稳密码” 解锁和谐“密钥”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今年以来,崆峒区东关街道中山桥社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主动创稳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扎实推进主动创稳工作走深走实,为辖区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纬交织,“网格+联动”绘和谐。用活“一核双融六联”“1+2+6”工作法,实行“网格+联动”共治,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依托“和为美”调解室,探索“168”工作法,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矛盾纠纷“日排查、周化解、月研判”制度。网格员日常排查、调解室专项调解、回访跟踪巩固成效“三步走”,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共排查矛盾纠纷55件,化解55件,受理并妥善处置12345热线工单14件。
双网融合,智绘治理“精密图”。充分发挥网格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推行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服务网格化“双网机制”,将辖区合理划分为8个网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户不漏人”的综合治理“一张网”,实现对工作地域、领域、人员三个全覆盖,随时随地掌握网格动态。充分利用“平安甘肃”、“陇情e通”两大系统平台,实现网格内基础信息、社情民意、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源头信息“一张网”采集、“一张网”办理,建立详实的工作台账,确保矛盾问题发现在网格,风险隐患管控在网格。今年以来,共核实人口信息1500余条,排查处置各类安全隐患24起,事件采集290条,签订房屋出租治安责任承诺书156份。
精准守护,共筑安全“防护网”。聚焦“底数清晰、情况掌握、服务优质、有效控制、严格管理、确保平安”的工作目标,持续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沟通与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优势,紧密围绕“排查、责任、管控、教育”四个关键环节,加强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全面摸清122名重点人员情况,全部建立台账,按照“人员分类、管理分级”思路针对不同情况建立“1+1+N”管控模式,落实职责到人,实行定期排查和日常监管,全面掌握帮扶人员状况并针对性帮扶,实施“一人一策”精准防范,构建“一季度一评、一季度一调整”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服务、管理和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违法犯罪,全力保障社区安全。截至目前,社区已对各类特殊人群进行了200余次入户走访。
法治驱动,共绘文化“新风尚”积极构建法治文化“阵地、传播、活动”三位一体建设格局,始终将普法工作视为推动辖区法治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任务。打造社区法治文化阵地,添置法律书籍,设立“法治书角”。全面落实“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完善责任清单与履职评议制度,推进社区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同时凝聚多方力量,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知识、扫黑除恶等法治宣传活动15次,推送1000余条知识,全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善治有常,而利民为本。接下来的工作中,东关街道中山桥社区将持续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聚焦“五零”目标,抓实抓细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各项重点任务,除隐患、防风险、守底线,以实际行动为辖区平安稳定保驾护航。
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 蔡晓霞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