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链”中医药产业县域大pk 甘肃拉满“质”感
甘肃
站内

修“链”中医药产业县域大pk 甘肃拉满“质”感

原标题:《2025年甘肃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方案》印发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日前,我省制定并印发《2025年甘肃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此举旨在更好地发挥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全力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简称“三强行动”)。

《方案》围绕“三强行动”明确系列具体目标:构建“企业-产业链-县域”紧密联动的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式;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质量强链标志性成果;推动进入质量强县培育名单的县(市、区)取得初步成效并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培育一批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典型案例以带动全省企业提质。

质量强企:梯次培育激发企业活力

《方案》提出通过梯次培育、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三大核心行动,构建企业发展新局面。

在持续开展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工作中,建立领军企业、优势企业、潜力企业三级梯次培育体系,促进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协同共进。引导企业依据《甘肃省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指南》开展自我评估与对标提升,还要针对入选国家培育库及省内遴选的16家领军企业,专门成立专项小组,量身定制提升计划,运用标杆管理和量化精益方法实现持续改进。通过开展动态评估,及时总结提炼质量强企典型案例,培树标杆企业,并积极组织多层次经验交流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充分激发“头雁效应”与“雁群活力”。

质量强链: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方案》以“多点发力”和“协同生态”双轮驱动,打造“标准引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区域协同”的质量强链格局。

在多点发力助推产业链攀高进程中,重点聚焦有色冶金、中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链,推动质量强链,形成“链式传导效应”及“区域辐射效应”。深入开展质量状况调研,详细摸清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地域分布以及企业构成情况,精准识别关键质量问题,按照“一链一谱一策”原则,精心编制质量状况报告,绘制质量图谱并梳理出问题清单。同时,建立以链主企业为主体、契合产业链需求的先进标准体系,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深化“专利导航服务”模式,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携手布局高价值专利,加速专利成果转化应用。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共建质量管理平台,共享数字化成果,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质量强县:因地制宜探索县域特色路径

《方案》强调健全工作机制与梯次培育体系,构建“点上突破、线上贯通、面上成势”的县域发展新格局。

建立“省级统领、市州支撑、县域核心”的协同推进机制,确保质量强县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印发《甘肃省质量强县培育实施细则》,明确培育建设指标体系;鼓励各市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形成“一县一策”的特色发展路径;建立培育县域城市“赛马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激发各县域的发展活力与竞争意识。

最后及时总结发掘典型案例,通过全省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质量强省专家论坛等平台发布优秀案例,形成具有甘肃特色、可广泛推广的“甘肃模式”,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甘肃经济日报)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