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枢纽 新引擎 新跨越
新建成的T3航站楼全景
联合运控中心
机场塔台 本版图片均由兰州新区报记者 罗晋业 摄
综合交通中心
自助值机系统
智能巡检
志愿服务
40万平方米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超300亿元,新建4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27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
3800万人次
◎航站楼采用“丝路飞天”设计理念,屋顶曲线象征丝绸舞动,内部设有63个安检通道,可满足年旅客量3800万人次需求。
“空铁陆”无缝衔接
◎配套的GTC换乘中心集成高铁、地铁、长途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投运后市区至机场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实现“空铁陆”无缝衔接。同时,飞行区等级升至4E标准。
2017年
2017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对甘肃民航基础设施的投入,启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备、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国际机场。
2024年
2024年11月28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迎来首轮“真机”验证试飞,标志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实地试飞验证圆满完成。
2025年
2025年3月20日零时,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将正式启用。新建的40万平方米航站楼配备超过60个登机桥位,货邮保障能力提升至30万吨/年。
兰州新区报记者 霍鸿宇
2025年春节假期,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最高突破5.2万人次,而整个假期则以38.1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西北地区航空出行需求的强劲增长,更成为观察中川机场近年航线网络扩展、服务升级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机场不仅是现代交通的重要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随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运,将加速其从区域性交通节点向国家级门户枢纽转型,成为西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辐射全球的“丝路新枢纽”。
西部门户 链接全球
——写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运之际
扩容提质
从国内枢纽到国际通达
近年来,甘肃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作为祖国西部的重要门户——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2016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年旅客吞吐量百万级增长的速度,跻身国内“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2024年以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中国民航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为契机,不断为旅客提供多元化的航线选择。在国内航线方面,新开和恢复的航班包括连云港、奇台、莎车、台州、济宁、达州和张家界等城市的航线。为提高航班频次,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还增加至上海、成都、武汉、重庆和海口等主要城市以及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
这些措施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出行选择,也为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为进一步便利旅客出行,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还推出“经兰飞·空铁联运”惠民产品,通过“机票+高铁”二等座的减免计划,为沿“银兰”“宝兰”线的居民提供从家门口到机场的无缝换乘体验。
国际航线布局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东南亚为突破口,构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继2024年冬春航季开通曼谷、大阪等航线后,2025年春运期间,东方航空新开兰州至普吉航线,海南航空新增兰州至新加坡直飞航班。数据显示,曼谷航线开通后,平均客座率达78%,其中商务旅客占比35%,旅游客流占比60%,显示出强劲的双向需求。
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不仅关乎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更是甘肃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远超二期(T2)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的设计目标,现有设施和空间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实施三期扩建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甘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陇原儿女心中的共同期盼。
2017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对甘肃民航基础设施的投入,启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按照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0万架次的体量进行规划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备、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国际机场。
2024年11月28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迎来首轮“真机”验证试飞,标志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实地试飞验证圆满完成。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成为民航西北地区第一个采用双机型试飞、双场区保障、双塔台指挥、三跑道运行试飞验证的机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超300亿元,新建4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27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航站楼采用“丝路飞天”设计理念,屋顶曲线象征丝绸舞动,内部设有63个安检通道,可满足年旅客量3800万人次需求。配套的GTC换乘中心集成高铁、地铁、长途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投运后市区至机场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实现“空铁陆”无缝衔接。同时,飞行区等级升至4E标准,为未来开通洲际航线预留了充足空间。
枢纽效应
撬动区域经济与开放格局
近日,由中国东方航空MU894航班运载的1.1吨新鲜椰子顺利抵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通关后进入我省消费市场。这不仅是甘肃省首次直接进口东南亚热带水果的突破,更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与兰州新区协同打造“空中丝绸之路”西北节点的生动注脚,也是兰州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国际空港、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三大平台联动优势的又一例证。
近年来,兰州新区立足建设“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在“口岸+通道+产业”上持续用力,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木材加工、机电装备、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特色外贸产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024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累计完成运输起降12.19万架次,同比增长2.69%;旅客吞吐量突破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8.72%;货邮吞吐量8.6万吨,同比增长14.34%。快速增长的数据,不仅彰显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作为西北重要航空枢纽的地位,也为其在推动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业态落地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作为西北重要的航空枢纽,为兰州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国际商贸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开通兰州至东盟、南亚、欧洲地区国际空中商贸物流通道,以及兰州至达卡、曼谷、新德里等国际货运航线,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成功搭建起连接国内外市场的空中桥梁,为兰州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兰州综保区管委会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兰州新区依托航空口岸,积极对接顺丰航空、深圳地平线、新疆耀坤及甘肃口岸物流等航空货代企业,新开通“兰州—莫斯科”“兰州—新西伯利亚”“兰州—阿拉木图”国际货运航线,新开通“兰州—鄂州”国内货运航线,复飞“兰州—墨尔本”种羊包机。2024年,执飞国际货运包机185班,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突破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实现翻番增长。
此外,兰州新区大力推动物流枢纽项目建设运营,加快甘肃公航旅金融仓储物流基地项目(二期)、中川园区集散中心及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等仓储物流项目建设,推动兰州邮政处理中心项目(二期)、巴蜀物流集团化工园区物流基地及中国邮政兰州新区三级物流共配中心等仓储物流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通道+物流+产业”运行体系。
2025年3月20日零时,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将正式启用。新建的40万平方米航站楼配备超过60个登机桥位,货邮保障能力提升至30万吨/年。T3航站楼启用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计划2026年开通兰州—法兰克福货运航线,并培育莫斯科、迪拜等客运航线。届时,将进一步推动兰州新区深化“通道+枢纽+网络”布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进阶之路,是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崛起的缩影。从航线网络扩展的“广度”,到三期工程的“硬度”,其每一步跨越都在重塑西北地区的时空格局。“我们不仅要让旅客‘飞得出去’,更要让产业‘飞得进来’。不仅要让甘肃的牛羊肉飞向全国,更要让中亚的矿产、欧洲的精密仪器经由兰州走向世界。”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座机场改变一座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转场投运,将为兰州新区乃至全省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城市从“交通枢纽”向“经济引擎”华丽蜕变。随着“空中丝绸之路”与陆海新通道的叠加效应显现,这座西北门户以及兰州新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要素资源的澎湃潮涌。
全新起飞 续写丝路精彩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媒体体验记
兰州新区报记者 姜波
一座机场助力一座城市升级,一条跑道引领一片区域腾飞。
3月16日,备受瞩目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宣告建成投运。应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之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甘肃日报、甘肃省广电总台、兰州新区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50余名记者,共同见证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正式亮相。
建设者的自豪与骄傲
T3航站楼正前方,是拥有2.57万平方米的花园式绿化景观、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综合交通中心。当天,国家电网甘肃电力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肖杰、张栋雲正在“陇原第一屏”前打卡拍照。
这是一块高达30米的透明光电屏幕,巨幅屏幕上时而是一望无际的甘南草原,时而是宛如红霞的张掖丹霞,时而是庄严肃穆的敦煌莫高窟,时而又是人潮涌动的中山铁桥,于变化万千中捎来甘肃文旅温情脉脉的邀请函。
38岁的肖杰是千千万万名参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建设工作的一员,4年多的时间里他曾不止一次来到这里做电力建设保障等工作,当天趁着工歇来此打卡,就是想和工友在第一时间分享这份独属建设者的自豪与骄傲。
“我们通过3D打印、5G智能巡检与现场管理、绿色建造完美结合,实现质量一次成优,推动项目安全绿色、高品质、高效率建造……”面对记者团,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伍维强侃侃而谈,从一片黄土到国际丝路大空港,近1650个日夜的奋斗场景,烙在建设者的记忆里。
满满的高科技感
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里放眼望去皆是高科技——全流程人脸识别、自助值机;国内航班行李全流程跟踪,旅客到达后10分钟内开始交付……在全国首个落实空铁(轨)换乘流程优化的综合枢纽——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交通换乘中心,记者们逐一感受这里的每项服务与流程,听到更多有关“首个”的故事:作为西北地区首个部署5G-A网络的智慧机场,实时最大可承载用户超1.5万人,实现了日均10万人次客流量的网络承载能力,同时将数据传输延时压缩至10毫秒以内。5G网络全覆盖、Wi-Fi即连即用、全流程自助、刷脸登机、智能安检以及智慧行李追踪、可充电座椅等,成为T3的新标配。此外,航站楼内不仅延续着“小红帮您”与“雷锋安检”的贴心服务,还引入了“机器人小兰”与“智慧航站导航系统”,为旅客提供无微不至的“AI心”陪伴。
“T3航站楼面积是T1和T2航站楼面积总和的4倍,配备超过60个登机桥位,是国内单体航站楼提供登机桥最多的机场之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现场指挥部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马江说。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使用全通道毫米波设备的机场,T3航站楼安检引入了最新“黑科技”——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仪。在无辐射的前提下,精准探测人体携带的各类物品,并根据实际需求实时切换检查模式。先进的“智能安检回筐系统”,利用人脸绑定与大数据追踪技术,有效防止行李错拿、漏拿。
“空铁陆”互联互通
“首个”的深意不止于开先河,更在于高品质的建设工程为百姓出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在交通换乘中心南广场,记者注意到,这里的信息屏正在显示长途大巴的班次,既有通往静宁、定西等地的省内专线,也有跨省的青海西宁线路。
“咦!这里还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舟曲中学的线路,甚至还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学生专线!”这个小小的发现,让身处兰州新区的记者倍感暖心与周到。
“这里整合了航空、高铁(兰张三四线)、轨道交通、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地下层预留地铁线路,地面层设20万平方米停车楼,并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环线铁路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空铁联运’新模式,实现‘下了高铁乘飞机’‘下了飞机坐高铁’的‘空铁陆’零换乘。”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光喜如数家珍般地讲述着这里的点滴。
站在塔台之上,环顾四周,所有的蓝图已成现实。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当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孙剑岷向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颁发《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的那一刻定格时,就为其开启不凡的新篇章:成为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
此次扩建,大幅提升了货运设施规模,新建了现代化货运站、国际快件中心等设施。同时,引入了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管理系统,货物处理和运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航空物流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操作空间。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投运后,通过构建高效航空物流网络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将强力驱动临空产业集聚与跨境电商升级,同时,为兰州新区临空经济、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创新业态提供核心枢纽支撑,全面激活区域立体经济新动能。
新枢纽、新引擎、新跨越,甘肃的“空中门户”再次怀揣凌云志,全新起飞。更多精彩的故事,将被续写。
(兰州新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