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这里,心里踏实!”金川区桂林路街道昌文里社区的闫向菊老人满脸笑意。一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红色物业”为社区带来的温暖与改变。
2月24日下午,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小张啊,我头晕得厉害,家里没人……”电话那头,老人闫向菊声音虚弱,向网格员张丽萍发出求助。张丽萍立即联系金昌市寸草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亚玲。10分钟后,周亚玲带着党员志愿者赶到闫奶奶家中,送医检查、熬粥喂药,全程陪护。
闫奶奶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社区网格员和物业人员便成了她最亲近的“家人”。“周经理经常来看我,帮我买菜、修水管,连降压药快吃完都会提醒。”闫奶奶拉着记者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激。
这样的暖心服务,离不开昌文里社区党委领办的公益性物业企业——寸草馨物业公司。面对老旧小区物业缺失、管理混乱的困境,2022年5月,社区党委探索出“党组织领办+公益服务”模式,成立非营利性物业公司,吸纳18名辖区低收入家庭居民,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同时,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将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周亚玲介绍,物业公司实行“网格员+物业管家”双联动机制,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档立卡,每日巡查、每周探访,确保急事15分钟响应、难事48小时解决。
昌文里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集中区域,64栋楼中30年以上房龄占比超60%,曾因物业缺位导致环境脏乱、设施老化,居民投诉量居高不下。“过去物业和社区‘各管一摊’,居民遇事常被‘踢皮球’。”昌文里社区党委书记李娜回忆道。
转机始于“红色物业”机制的建立。社区党委牵头构建“四方联动”体系,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物业经理周亚玲同时担任社区党委委员,社区干部兼任物业服务质量总监。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党组织督单”的闭环机制,累计解决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难题127件,维修公共设施230余处,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10%提升至80%,居民满意度大幅跃升。
在昌文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棵“微心愿树”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挂满了居民的留言:“希望修剪挡光树枝”“楼道需要增设扶手”……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物业联合社区开展“五微行动”,党员志愿者主动认领服务项目,居民参与治理还能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退休老党员李其珍是社区“居民议事厅”的常客,他说:“去年我们提议增设健身器材,物业一周内就落实,现在每晚都有几十人锻炼,可热闹了。”
走进寸草馨物业办公室,墙上“红色物业六化标准”格外醒目——党建引领制度化、服务场景化、监督常态化……公司创新“社区吹哨、治联体报到”机制,联合住建、消防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顺利完成地下室垃圾乱堆乱放、消防通道整治“硬骨头”工程。
“我们成立‘红色物业’,就是要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延伸到物业服务一线,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居民心中,通过‘红色物业’这个平台,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昌文里社区党委书记李娜告诉记者。
如今,在“红色物业”的推动下,社区环境显著改善,邻里关系也愈发和谐融洽,居民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社区和物业。桂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工作,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与物业服务管理深度融合共治,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治理共同体,织密‘有效共治’一张网,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物业”党建品牌,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记者:叶兴华 杨欣雨
(金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