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杨振林:重构发展业态 让家乡成为承载梦想与价值的热土
编者按: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为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增强代表委员与网民之间的联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新华网推出“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邀请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我们将把您的声音传递给代表委员,并公开选登部分网民留言和代表委员回复,同时汇总整理建言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网民“特翁童”留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现在乡村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可有些年轻人还是不愿留在“小镇”发展。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希望能够听到代表委员的宝贵见解与建议。我还关注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乡村振兴,其中明确提到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等。云南楚雄、江西上饶等地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逐步构建起农村客运与物流配送的深度合作关系,有效破解了快递进村与山货进城的困局。然而,各地在探索客货邮融合模式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依然面临客货融合矛盾突出、资金支持不足、运营成本偏高、奖补政策门槛较高、货源不稳定及信息化水平滞后等问题。希望代表委员能在两会期间就完善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出建议,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右二)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回复:
年轻人“离乡潮”确实是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挑战,夏河县作为高原民族地区,对此有深切体会。近年来,我们在工作实际中深切认识到,年轻人不是不愿回乡,而是拒绝回归“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封闭的生活形态”,吸引年轻人返乡不是简单的“情感召唤”,最关键的是要重构发展业态,让家乡成为既能承载梦想,又能兑现价值的热土。我结合夏河实践有几点建议:
在政策扶持上,要加大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实施创业、就业见习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措施,鼓励大胆创业、多渠道就业,有效疏导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和思维。
在岗位创造上,要鼓励企业拓宽用人引才思维,通过落实税、费等优惠政策,优化要素保障等方式,激励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持续释放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在能力提升上,要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依托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战略机遇,围绕乡村振兴、农牧业、电商、文化旅游等多个创业就业领域开展实例剖析培训和专家指导,提升年轻人创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在平台搭建上,通过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就业咨询、直播带岗等活动,为广大农牧区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劳动维权等服务,加强对乡村就业工厂、产业园、孵化基地的扶持指导,有效创造就业机遇。
在产业培育上,要用活政策激励,持续深化改革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农、牧、文旅、生态融合叠加的复合型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延伸供应链、增强价值链,拓展更多适合青年就业、吸引创业的空间和机会,让家乡不再是人生备选项,而是成就事业的诗与远方。
您提到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问题,正是当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乡村经济大动脉的关键环节。您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将认真研究,在两会期间围绕完善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及时将您的声音传递到两会上。在闭会期间,我们将持续跟踪各地实践成效,从加强偏远地区村级物流寄递站点建设倾斜支持,整合乡村客运站、电商服务站、邮政所、互联网货运平台等设施资源,加快乡村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升级货源与运力链接等方面提交系统性建议,努力推动形成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农村物流体系,让更多山货出得去、快递进得来,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