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大新增海内外门店8600家 "袋"着美味基因闯世界
甘肃
站内

兰州牛大新增海内外门店8600家 "袋"着美味基因闯世界

原标题: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篇

    打好“三张牌” 奏响产业进阶最强音

    兰州牛肉拉面高质量发展阶段性成果初显

编者按

去年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以来,我市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区建设、文化传播、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扩大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报推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篇”系列报道,旨在全面展示我市在兰州牛肉拉面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成就和展望。希望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关注和热情,推动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让这一传统美食走得更远,尽情释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历经百年传承,兰州牛肉拉面已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为推动牛肉拉面产业“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水平,我市先后召开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专题协商会、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打好产业、文化、创新“三张牌”,建立“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责任体系、评价体系”五大体系,出台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确定了三年总体目标,提出了7个方面27个重点工作,构建了“1+9+1”政策体系,全力打造千亿大产业。

过去一年,我市在构建产业集群、挖掘文化内涵、推动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发力,如今阶段性成果显著,产业焕发出全新活力——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营环境不断改善、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化、连锁化进一步实现,“一碗面”产业链越拉越长。

打好产业牌

全链发力构建产业集群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永登县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只见一栋栋高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入驻的多家企业车间内传出阵阵生产“奋进曲”。据介绍,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依托兰州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通过“园中园”模式,打造集线下实体店连锁经营和线上预包装产品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为实现千亿级产业提供有力支撑。经过4年多的发展,已入驻87家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链企业,逐渐成为集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电商直播基地、研学教育、孵化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初步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物流”全链条集群,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全产业链发展。

“我们重点推进5犟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永登树屏产业园区、中国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等六大园区建设,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技术创新等举措提高企业入驻效率。目前,各园区已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了差异化定位、协同化发展的格局。”兰州市商务局商贸科科长杨炳文说。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牛肉拉面产业链供应链开展招商推介5次,共签约项目87个,落地项目44个,签约金额65.8亿元。兰州金控设立10亿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顺安、优势等多家资本机构开始与我市牛肉拉面企业寻求合作。截至2024年底,海内外新增兰州牛肉拉面门店8679家,年销售额达500亿元以上,牛肉拉面预包装企业39家,新增13家,销售额同比增长97%;规上(限上)企业6家,新增5家。树屏园区入驻食品企业由42户增加到87户,产值达到39.6亿元,带动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打好文化牌 挖掘内涵提升品牌魅力

在城市的文化发展脉络中,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兰州的历史与烟火气息。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文创品牌,有效推动文化赋能牛肉拉面产业发展,让这一传统美食衍生出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创产品,开启了一场舌尖风味与创意文化的奇妙碰撞。

前不久,我市举办了兰州牛肉拉面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兰州牛肉拉面一句话宣传语”与“兰州牛肉拉面十二面文化诠释”征集大赛,共征集到1041件应征作品,其中158份来自兰州本地,其余大部分则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热心参与者。此次活动不仅触动了兰州人的心弦,也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兰州牛肉拉面爱好者开动“最强大脑”,为兰州牛肉拉面奉献智慧和创意。有的作品将兰州牛肉拉面与兰州地标性建筑等元素相结合,设计出色彩鲜明、图案精美的工艺摆件;有的将兰州牛肉拉面制作的过程或背后的故事融入设计,创作出精致的包装图案……选手们充分发挥创意,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着兰州牛肉拉面文化。

最终获得第一名的两组作品文创丝巾、“兰小宝”系列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创意设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审的高度评价。作品将兰州牛肉拉面的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兰州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

为了打造兰州牛肉拉面城市金名片,增强兰州牛肉拉面影响力,聚力推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挖掘、整理、搜集牛肉拉面文化,系统完善金城十二面的形态体系和文化内涵,共创作相关书籍、影视作品、戏剧、歌曲等230多篇,电影《功夫拉面》即将全面公映。开发文创产品100多种;举办第七届敦煌文博会兰州分项活动和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传承发展交流研讨会,开展兰州牛肉拉面一句话宣传语,收集稿件600余篇。新华指数反馈兰州牛肉拉面品牌IP影响力指数大幅增长,并于日前获评2024首届中国地标美食,兰州牛肉拉面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打好创新牌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

汤清面滑是兰州牛肉拉面的美味基因,那么如何让这碗面保持地道风味,打破空间、地域的限制,让兰州牛肉拉面走得更远、更稳健?答案是科技创新。如今,这碗面不仅承载着西北大地的深厚文化,更在科技的春风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去年7月举办的第三十届兰洽会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兰石集团能源装备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玉虎介绍了最新研发的超高压加工技术:“该技术被誉为当前‘七大科技热点’和21世纪‘十大尖端科技’,其中,我们发现了这项技术和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链的结合点,研发了超高压牛肉面熟湿面加工技术。”据了解,应用该技术开发出抗回生性好、高筋道、不浑汤、不断条、口感优、不含食品添加剂、食用方便的高品质牛肉面熟湿面,具有健康安全、提升食品品质、绿色环保等优点,质保期在常温条件下能达到6个月。

对此,兰州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马建威表示,产业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在独特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面条的粗细、汤底的口味、餐具的调整以及配料的选择等,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再到产品保存,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创新的可能性。

近年来,兰州市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使这一经典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我市设立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科技计划专项,通过27个项目支持兰州预包装牛肉拉面企业开展原创性科研攻关。成立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研究院,针对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技术需求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依托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利用专利技术,攻克超高压熟湿面工业化生产工艺难题。全面梳理兰州牛肉拉面全产业链7个子体系现行有效标准510项,初步建立了兰州牛肉拉面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地理标识商标申请。编制《中国消费品名品兰州牛肉拉面申报书》,向工信部申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教材由人社部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将在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继续取得突破。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合作,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是中国美食文化的象征,更将成为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融合的典范。

短评

破局蝶变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程

兰州牛肉拉面,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如今在产业、文化、创新“三张牌”的驱动下,高质量发展成果初绽光芒。

产业牌筑牢根基,园区建设汇聚上下游企业,招商成果丰硕,新增门店与预包装企业数量可观,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集群逐步成型;文化牌赋能升级,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宣传语大赛如火如荼,文创产品推陈出新,提升品牌美誉度,文化影响力呈指数级增长,兰州牛肉拉面已成为地域文化的生动符号;创新牌激发活力,超高压加工技术破局保鲜难题,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发力,为产业注入科技动力,让传统美食搭上创新快车。

虽阶段性成果初显,但前行之路仍需持续发力。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三张牌”的协同效应,深化产业融合,拓展文化传播广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这碗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

兰州晚报:从“碗”到“袋” 青春力量让兰州牛肉拉面香飘全国

生产线

生产线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

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兰州牛肉拉面香气四溢,承载着兰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今,这碗传统美食在时代浪潮下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速食包装与电商平台兴起,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从传统餐桌走向商超货架。

为了让兰州牛肉拉面香飘全国、走向世界,甘肃陇萃堂集团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建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创新研究院青年团队,致力于牛肉拉面预包装技术和产业发展研究。

情系牛肉面产业 攻克研发难题

14年前,陇萃堂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创新研究院青年团队负责人姜交龙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毕业后,选择来到兰州。“来兰州是因为爱人,留在陇萃堂是因为兰州牛肉拉面。”姜交龙说,本科时期,他就读于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后又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深造。“读书的时候就爱吃,离开兰州最想念的还是这碗面。”姜交龙入职甘肃陇萃堂集团公司后,从事牛肉拉面预包装技术研究。

“从面粉的精挑细选,到汤头的匠心熬制,每一道工序、每一味调料,都承载着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姜交龙介绍,“2018年公司上市之后,我们开始做牛肉拉面的预包装生产,我们抓住了特色食品的融合发展趋势,预包装牛肉拉面产品成了公司转型升级的拳头产品。”

陇萃堂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创新研究院青年团队共有11名成员,青年人占比高达72%。然而,这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团队在探索牛肉拉面预包装产业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难题,便是实现牛肉拉面预包装生产线的标准化,而口味调试则是其中的关键。为了找到最适配大众口味的配方,团队成员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探索”:吃遍兰州1000多家牛肉拉面店。从汤头的鲜香,到面条的劲道,再到调料的精准配比,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研究、调试。

味道正宗了,如何实现规模生产?姜交龙介绍,在生产上,他们最开始选择由其他厂家代加工,但发现会出现漏汤、漏油等产品质量问题。“对此,集团在兰州树屏众创城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综合性生产基地,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的质量。”姜交龙说。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该团队走出了兰州牛肉拉面标准化制造和产业化发展路径,研发制定了5套标准化制造工艺。

多元升级 迈向国际舞台

随着预包装牛肉拉面的成功上市,该团队继续积极探索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开拓新业态。

“还有牛肉拉面吗?”“这款牛肉拉面好吃!”前不久,陇萃堂预包装牛肉拉面产品蘭啵旺兰州牛肉拉面成为“与辉同行”等直播间里的热销产品,产品一上架就被抢售一空。凭借实惠的价格和绝佳的口味,陇萃堂预包装牛肉拉面产品迅速在预包装拉面行业崭露头角,销量名列前茅。姜交龙自信地说:“今年,陇萃堂预包装牛肉拉面产品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000万元至5000万元。”

从面馆到企业,从企业到产业,在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甘肃陇萃堂集团主动融进本土特色,发挥本地优势。“我们全产业链条的生产过程所需要的面条、菜籽油、辣椒、香辛料等都来自甘肃各地区,我们团队负责把这些甘肃特色美食也做成预包装产品,和牛肉拉面一起走向全国。”

“以兰州牛肉拉面为代表的甘肃特色食品,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藏。我们必须把它经营好、开发好。”姜交龙说,下一步,团队在做好预包装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加重视国际出口业务,在出口认证方面继续努力,将预包装牛肉拉面产品出口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让世界品味兰州味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见习记者 巨思琦 文/图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