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牛得嘞 崆峒群众“犇”出好“钱”景
甘肃
站内

利好政策牛得嘞 崆峒群众“犇”出好“钱”景

原标题:平凉崆峒:利好政策助力“平凉红牛”“犇”出好“钱景”

随着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硬核”政策的全面落实,崆峒区峡门乡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全区“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在平凉红牛产业扩繁增量、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将平凉红牛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平凉红牛产业链发展,努力让全乡广大养殖户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华丽转身。

瞄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

崆峒区峡门乡地处南部山区,独具特色的草山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的群众素来有养牛致富的传统。目前,全乡共建成高标准化养殖小区18个,新建养殖场5个,建成单列式养殖暖棚281座,双列式暖棚38座、并同步配套了养殖小区的青贮池、水、电、粪污处理等设施,全乡肉牛养殖户达1186户,肉牛饲养量达到2.1万头,肉牛存栏1.2万头,2023年获评“万头养牛乡”,肉牛养殖产业是峡门群众的“致富宝”。

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峡门乡抢抓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扶持机遇,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宣讲与入户走访相结合,多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平凉红牛扩繁增量政策宣传,集中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示范效应,不断提升群众养殖红牛的积极性和“平凉红牛”存栏率,带领辖区群众念牛经、鼓牛劲、发牛财,努力共建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人人有钱赚的良好局面。目前,全乡完成红牛置换600余头。

“颉岭村本身就是养牛大村,今年平凉红牛的利好政策下来之后,我们广泛入户宣传,农户主动扩大红牛饲养量,严格落实能繁母牛补贴政策,群众养殖平凉红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家一心一意‘发牛财’的信心更足了。”峡门乡颉岭村党支部书记苏广军说。

瞅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产业的有力发展需要产业服务保障水平的同步提升。在“富民贷”、小额信贷等金融政策的“加持”下,峡门养殖户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全乡红牛置换升级获得了强大动力;在动物防疫保障的技术“加持”下,全乡肉牛产业得以健康发展;在种植优质饲草的链式思维“加持”下,全乡红牛产业得到了更强有力支撑。

“今年有了政策的帮扶和兜底,彻底解决了我们农户不敢养、没钱养、没效益等许多顾虑,我们也能放开手脚养平凉红牛了。”峡门乡颉岭村红牛养殖户马文成。

“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地,让我们看到了区委、区政府推动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我们峡门群众养殖红牛的信心。今年,峡门乡将全面做好平凉红牛十条“硬核”政策的宣传引导和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好颉岭、桂井两个“千头养牛村”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动员群众加快推进平凉红牛置换,力争年内新增平凉红牛存栏1500头以上,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峡门乡党委书记兰熙龙说。

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李敬瑞 通讯员 宋慧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