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大山深处写履职答卷 代表委员“甘”出精彩
甘肃
站内

田间地头大山深处写履职答卷 代表委员“甘”出精彩

原标题: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白晓艳:现场的“民声”最动人

新华社记者 何问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刚做好的作物种植计划还需要反复确认,农业技术培训还在抓紧进行……忙碌间隙,白晓艳不忘在培训交流中倾听农牧民诉求,希望在今年全国人代会提交的建议中对民意的反映更充分一些。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从事农业工作已有28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认为,一定要走到群众身边去调研,“人大代表脚下多沾泥土,建议才更有力量”。

2024年,白晓艳的调研足迹遍布肃南的农业主产区。制订今年的春耕种植计划前,她深入村庄、走访农户,了解大家在土地改良、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需求;面对盐碱化土地,她耐心给农户讲解返碱的原因,以及改良土壤和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性;推广新品种时,她就在试验田里,带头上手种,一步一步示范给大家看。

白晓艳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调研(受访者供图)

白晓艳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调研(受访者供图)

“只有逐一翻过玉米叶片,才能看到背面的红蜘蛛;也只有走到群众中去,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真正对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感同身受。”白晓艳说。

这些年来,白晓艳提出过不少与“水”相关的建议。“2023年,西北地区旱情导致农业减产,农户们哭诉着让我想想办法。”白晓艳说,张掖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水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离不开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在2024年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强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基础上,去年,白晓艳继续深入走访张掖市肃南、甘州、高台等地,与各地水利部门、农牧民群体等广泛交流,调研引水渠等水利基础设施使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了解灌溉用水结构。

结合一年调研和思考,白晓艳将把关于支持完善黑河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议带到今年的全国人代会。

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白晓艳提交的事关民生、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30余条建议,一一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和办理。“‘代表’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努力让每一次履职都能推动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她说。

【记者手记】

在白晓艳的办公室,角角落落里都摞满了厚厚的工作材料,但是人大代表相关的材料,却被单独保存在纸袋中,方便随时查阅。在她心里,“人大代表重任在肩,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白晓艳对“现场”二字尤其有“执念”。在调研中,她每听到一个诉求,都会到实地查看;在推动建议落实过程中,她也会提请相关部门到现场调研。“只有真正走到田地里,才能切身体会到农民有多爱自己的庄稼,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多少希望。”她说。

相关新闻

甘肃经济日报:张红玲代表:在油田一线落地生根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做南梁精神传承人,当长庆发展排头兵”。2024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南梁采油作业区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张红玲,在基层一线全力发挥石油行业人大代表的职能与作用,用实际行动传递基层声音,彰显了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担当。

从零基础的采油“小白”到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再到井区党支部书记,张红玲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对于生产一线的石油人来说,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就是要全力以赴保障油气安全生产,管好每一口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贡献。”

身在南梁,张红玲把南梁精神与石油精神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奋战在生产经营的主战场,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激励井区的干部员工立足岗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全力保障油气生产。

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红玲对履职尽责有了更深感悟:“人大代表责任重大,要多方倾听群众声音,为他们排忧解难,更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张红玲聚焦页岩油勘探开发难点,提出设立政策特区试点的建议,呼吁在财税、矿权等方面给予支持。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积极回应,为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注入政策动能。

“今年是我履职的第三年,我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把国家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一线,凝聚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张红玲表示,未来她将持续深入基层,了解广大群众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广泛收集关于能源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建议,形成有价值的议案和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甘肃:【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贺颖春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家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摄

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孩子在体校学习、训练都不要落下,再考个教师资格证,拓宽就业渠道。”

“从牧民成为护林员,现在生活怎么样?这几年生态环境有哪些变化?”

……

见到全国政协委员、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副校长贺颖春时,她正深入当地群众家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调研相关情况,继续撰写和打磨今年准备的提案。“要做接地气的委员,通过扎根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再结合自身工作,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贺颖春说,这是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

过去一年,贺颖春到贵州、广东等多地走访了当地中小学和教育实践基地,并与老师、学生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通过深入各地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再结合肃南实际,对我们提出一份切实可行的高质量提案、更好履职尽责有很好的帮助。”贺颖春说。

肃南县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最大的资源主体,划入国家公园的面积为1.203万平方公里,占肃南县总面积的60.70%。这里还分布着964条冰川、33万公顷水源涵养林、232.5万亩湿地和2600多万亩各类草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作为在祁连山下长大的贺颖春,一直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话题。近年来,她持续深入祁连山走村入户,访牧民、问干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脚踏实地为地方生态保护、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贡献力量。

去年全国两会,贺颖春提交的有关生态方面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答复,这让她备受鼓舞。“我从小生长于这片土地,守护好祁连山、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就是在守护我们的家园。”贺颖春说。

记者手记:

深入基层扎实调研,才能破解难题

从大山深处到草原牧场,从教育部门到林草部门……近年来,贺颖春履职脚步遍布祁连山间,在每一次深入基层开展追踪调研时,她总是小心翼翼询问对方是否方便,尽量避开对方太忙的时候;在每一次调研过程中,她始终围绕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领域扎实开展调研工作。

“委员要履好职,唯有扎根基层,认真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群众诉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贺颖春说。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