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履职一年间丨全国政协委员马东平:关注社会保障 心系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新甘肃:【代表委员履职故事】马东平委员:用心用情 为民发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这几天正在对调研掌握的情况、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进一步梳理,让提案更有针对性。”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正忙着打磨提案。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马东平充分发挥理论创新、资政建言、服务发展的优势,把学术研究与履职有机融合,履职触角涉及经济、文化、民生、社会、民族等多个领域。
马东平(右三)深入企业调研
去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她第一时间开展理论宣讲,把春天的“好声音”带回基层一线。一年来,马东平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委员读书学习活动、委员研学群活动和学习培训,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她深入企业、乡村、高校等走访调研,赴外省参加研讨会,并列席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同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文旅融合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题开展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去年全国两会上,马东平提交的从“大一统”国家形成肇源出发建设先秦文化大遗址保护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等多个提案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提案得到答复,让马东平履职的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作为政协委员,既要站位‘国之大者’谋与思,更要心系‘民之关切’鼓与呼,做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马东平(左二)深入乡村调研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是马东平关注的重点。
“我是从民族地区走出来的,这些年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东平表示,持续巩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需要在产业和人才上下更大功夫。经过深入走访调研,马东平精心准备了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牦牛养殖提纯复壮等提案,准备带到今年全国两会上,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手记】书写有温度的履职答卷
同马东平委员交流,给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务实、为民。
在她看来,委员履职要兼顾“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从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入手,更好地为民生建言、为发展献策。
正是把群众的事看得很重,近年来,马东平一直在脚踏实地地为民履职:从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保护、从治理高价彩礼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马东平走一线、察民情、听民声,一件件提案、一条条建议,传递群众心声、回应群众所需所盼。
怎样更好地履职尽责?马东平有自己的答案:“用心用情为群众发好声、办好事、解难题。”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以民生为笔 绘就家乡发展蓝图
董彩云,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多年来,她以深厚的群众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和心声扛在肩头,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郑重承诺。
随着新一年全国两会的临近,董彩云又开启了紧张而忙碌的准备工作。她深入基层调研,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履行代表职责。
积石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马进祥说:“她经常深入群众家中和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她真正做到了履职尽责、为民服务。”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董彩云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心声放在首位,立足本职岗位,主要从两会精神宣讲、深入基层调研、开展送教送培、关注灾区恢复重建等方面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董彩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一直是她关注的重点。为了解教育资源现状,她深入乡村学校,认真查看学校的教室设施与师资配备,与老师们促膝长谈,仔细聆听他们的所需所想,力求精准把握临夏州教育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这些调研,董彩云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董彩云说:“去年我提交了请求增加临夏州普通高中学位、加快推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调整甘肃省临夏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执行区类标准等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回应,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董彩云深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之策。她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经常深入东乡县、积石山县偏远山区送教送培,帮助薄弱学校促发展,深受学校师生的喜欢。
积石山县寨子沟乡东坪寺小学校长牟田龙说:“她多次到我们学校进行调研,并且带领她的团队到我们学校进行送教送培的活动,另外联系爱心企业向我们学校进行了一些物资的捐赠,使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方阵中,董彩云以坚定的信念和切实的行动,成为践行使命的生动典范。过去一年,她肩负着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穿梭于不同的工作场景,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履职篇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董彩云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因此,今年我准备提交“关于加快推动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专升本工作的建议”。此外,我还准备了关于东部产业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政策支持、加大对民族地区文物保护支持力度、统筹解决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编制、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发展列入专项支持等建议。期待我的建议能够得到关注,为促进临夏州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在采访董彩云代表的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她对履职的热忱与担当。她的每一次调研、每一份建议,都紧密连接着家乡的土地与人民。她准备提交的这些建议,涵盖教育、产业、文化等多个领域,每一条都紧密围绕临夏州的发展需求,承载着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在全国两会上,董彩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家乡发展积极建言发声,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车国柱
临夏州融媒体中心:苟裕光 边小磊 尤苗苗 包凯元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甘肃新闻丨(履职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马忠明:履职尽责 为推动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马忠明立足专业领域,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
新春伊始,全国政协委员马忠明就来到河西走廊,在武威民勤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和当地农户、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农技人员的交流中得到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为他充实今年全国两会意见建议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调研中马忠明发现,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寒旱特色农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发展的优势也逐渐突显。今年,全国政协委员马忠明就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科学合理的推动寒旱特色农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
(记者手记)只有脚上沾满泥土,提出的意见建议才能“接地气”,全国政协委员马忠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为推动我省乃至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贾明华 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