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以来,金川区积极响应,以2月营商环境宣传月为契机,通过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致力于将法治保障转化为服务效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深入学习法规
夯实营商法治根基
2月17日上午,金川区组织区发改、工信、人社等31家涉企服务部门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学习《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会议从打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平等守信的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对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此次专题学习标志着金川区营商环境建设进入法治化、标准化新阶段。
同日,金川区召开2025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调度会暨2024年省级营商环境评价动员部署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区发改局对全省营商 环境评价内容、方法、进度安排等进行了专题培训。会议要求各部门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锚定“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以切实行动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用实际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广泛宣传政策
点燃营商互动热潮
在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中,金川区各部门积极行动,亮点频出。金川区营商环境建设局组织区法院、区工信局等多个部门单位,在金昌市人民文化广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工作人员积极宣传《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金川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做法与经验,与群众、企业代表进行了充分互动交流。
在区法院活动展位前,许多群众就追索劳动报酬、签订劳动合同、工伤认定赔偿等问题进行咨询。法院干警结合实际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不仅让群众清楚了解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帮助他们树立了依法维权意识。
某中小企业负责人李经理表示:“这次活动对我们企业来说非常及时。之前在劳动用工和合同签订方面,我们有些地方不太明确,一直担心会有潜在风险。通过和法院干警交流,还有他们分享的典型案例,我对相关法律规定有了清晰认知,后续我们企业在完善用工合同方面就有了方向。”
据区法院营商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法院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繁简分流等一系列优化诉讼服务的措施,有效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降低了企业的诉讼成本,大大提升了司法效率。此外,法院还组织法官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普法讲座,重点讲解《民法典》《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等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定期在新闻宣传平台发布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法律适用,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与此同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区工信局将持续深入开展 “惠企政策进企业”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中共发放各类政策、宣传彩页和宣传资料1800余份,现场为群众解答问题350人次,极大地提升了涉企政策的知晓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精细优化服务
畅通营商便捷通道
今年以来,金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始终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任务,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模式。目前,已形成前台综合办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高效运行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规范的服务。
在金川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区的市场监管窗口,区市场监管局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专门开设了企业开办专窗,集中办理经营主体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相关业务。如今,办事流程得到了极大简化,群众无需携带大量纸质材料,仅需凭借身份证和手机,就能在系统中完成对接提交,实现不见面审批,轻松办结各项业务。”
据悉,区市场监管局在提升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化水平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完善企业开办标准办、网上办、集成办、免费办、便捷办的“五办”模式,真正实现了 “全程网办”。企业和群众只需通过网络平台,即可完成所有开办手续,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区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政务回访机制。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按章办事、廉洁自律以及收集意见建议五个方面入手,对办事企业和群众开展回访工作。通过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区发展改革局局长陈建国表示,下一步,金川区将继续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金川区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和亮丽名片。
记者:孙燕燕
(金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