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河流星辰飞鸟画进彩陶 5000年前祖先是懂浪漫的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把河流星辰飞鸟画进彩陶 5000年前祖先是懂浪漫的

原标题:再读“马家窑”丨马家窑,有多美?

自动播放

5000多年前

在那遥远的时光里

人们用彩陶

记录下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情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四圈旋涡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四圈旋涡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先民的浪漫诉说中

马家窑文化彩陶

是其中最为澎湃迭起的一个篇章

曲线柔美,带着泥土芬芳

先民们的故事

在一个个瓶身的流转中

徐徐展开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发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发

旋涡纹

似水中涡流

似天空星云舒卷

一圈一圈的“脉动”

许是古人对宇宙的冥想

抑或是对生命轮回的隐喻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锯齿纹彩陶双耳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锯齿纹彩陶双耳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波浪纹

是大地与水流间的深情呢喃

在黄河沿岸繁衍生息的先民

将对水的崇拜与眷恋

化作陶土的涟漪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葫芦网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葫芦网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菱形纹与网格纹

层层叠叠,上下交错,秩序井然

如同点缀在夜空下闪烁的星

有序的几何浪漫中

透着充满希望的田园诗意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鱼鸟纹

让自然的精灵跃动在土陶上

这是先民

对自然与生命的祝福

也是对丰盈生活的期许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葫芦网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发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葫芦网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发

艺术的创作从不停歇

从马家窑类型

到半山类型

再到马厂类型

纹饰在变化

风格在演变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弦纹彩陶双耳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弦纹彩陶双耳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马家窑类型

旋涡纹如同奔腾的河流

半山类型

波浪与几何的组合

逐渐成为彩陶的主旋律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葫芦网格纹彩陶双耳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葫芦网格纹彩陶双耳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到了马厂类型

黑色的涂绘

大面积铺陈开来

呈现出一种沉静与肃穆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时光流转

这些彩陶艺术跨越数千年

成为先民留给我们的礼物

当我们再次凝视这些纹饰

蓦然发现

古今之间

智慧与情感共鸣

审美和艺术交融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四圈旋涡纹彩陶双耳罐顶部景象 新华社发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四圈旋涡纹彩陶双耳罐顶部景象 新华社发

彩陶

诉说着人类文明的滥觞

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与5000多年前的艺术相遇

这便是属于中华文明的浪漫

策划:令伟家 宋常青

统筹:曹建礼 范培珅

记者:何问 王朋 张睿 刘雅萱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甘肃分社

联合出品

鸣谢: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临洮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