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夜校丰富青年“夜”余生活
“夜校”随着“夜”生活的丰富,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许多年轻人“晚间充电”的不二之选。今年以来,共青团甘肃省委统筹谋划甘肃省青年夜校项目,全面指导打造青年服务新阵地,各级团组织开办青年夜校超过600场次,服务青年人数超20000人次。
兰州重点打造“直营店+加盟店+连锁店”青年夜校模式,以雁宁路青年之家为中心校,瞄准居民区、商圈、高校、商务楼宇等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场景,选择高校、顶流商场、众创空间、产业园区、青年之家等作为定点校。自年初启动以来,目前全市已开设分校30余个,便利青年就近参与。让青年夜校更为“方便”的同时,共青团甘肃省委主动探索“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调研摸底等方式合理设置课程,让青年在业余时间有地方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引领青年生活新体验新风尚。
共青团白银市委根据青年问卷调查情况,统筹各方资源,结合当前青年人工作生活技能需求,开设游泳、架子鼓、书法、瑜伽、油画、现代舞蹈等基础课程及彩绘、美妆、陶艺、摄影等特色课程。课程实施“双向选择”,盘活基层各类资源,让夜校课程与青年人更加契合,实现可持续、社会化运行,不断满足白银青年群体。
技能学习、兴趣培养、交友联谊……共青团张掖市委主动与张掖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场监管局、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部门对接,积极申请固定场地,以丰富夜校课程在宣传教育、技能培训、交友联谊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青年夜校器乐班
共青团酒泉市委针对中高考学生家长建议,组织开展了考前心理减压课程。围绕青年“本领恐慌”的职场烦恼,共青团天水市委创新开展“青年夜校+技能提升”新模式,通过开设体验课、入门课、专题课等,帮助青年克服“职场烦恼”“技能困惑”,让青年的职场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不但为广大甘肃青年开辟了全新的交流和学习空间,还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内容服务。此外,课程的“趣味”性,是抓住广大甘肃青年的又一“法宝”。
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前夕,共青团庆阳市委以“赏庆阳‘五绝’ 传文化古韵”为主题,分别开设香包、剪纸、刺绣、道情皮影、陇东民歌等非遗体验课程,将非遗文化引入夜校兴趣课堂,并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授课教师,老师们指导学员亲手制作非遗文创作品,像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致力营造轻松有趣、互动热烈的课堂氛围。
共青团敦煌市委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蕴含敦煌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课程。特邀了90余位网络达人、非遗传承人、甘肃省乡村工匠、敦煌市民间文艺家、敦煌舞传承人等作为青年夜校的师资保障。目前已开设了40多期公益课程,吸引了许多前来敦煌旅游的年轻人。
甘肃青年夜校致力于在城市喧嚣中安放一张宁静的书桌,引导青年在思想碰撞中感悟自身成长、体悟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共青团甘肃省委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各地特色活动,丰富青年生活,推动实现“甘肃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甘肃更有为”。(来源:共青团甘肃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