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斌
定西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付忠民于指尖方寸彰显非遗之美 定西市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手指在纸上飞舞,犹如钢琴家的指尖在琴键跳跃……在甘肃省定西市一间不起眼的工作室里,61岁的定西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付忠民正在创作新作品。他曾创作出长达23.38米的剪纸长卷——《古丝绸之路全图》,再现了绵延6440公里,横贯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丝绸之路古道全貌。
“小时候,受到父亲制作的木雕图案启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跟着祖母开始学习剪纸技艺。”付忠民一边回顾着学艺经历,一边将手中的红纸折叠几次,然后紧握住剪刀,刀锋轻轻划过纸面,片刻时间,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眼前,其中既有生动的人物肖像,又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追求艺术的道路并非坦途。上世纪80年代,付忠民参加完高考后再未继续求学。为了维持生计,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从事木工行业。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做木工的间隙,总会搜集定西剪纸的传统纹样,坚持学习创作。
多年前,付忠民偶然得知将在自己的家乡举办全国性剪纸艺术大赛时,便动了去参赛的心思,这次参赛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付忠民的作品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斌 摄
“没想到获了奖,这坚定了我在剪纸艺术之路上走下去的信心。”付忠民说,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到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作中。通过不断自学和交流,他的技艺越发精湛,赢得了业界广泛赞誉和多项荣誉。
付忠民介绍,定西剪纸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花卉艺术、飞禽走兽等生活装饰图案,以及民俗事象、喜庆寓意、文学戏曲人物、历史神话题材等。经过多年探索和创新,他对传统剪纸作品进行了技法革新,将自然花卉与抽象几何纹样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格。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向付忠民请教和学习,他都会耐心教导。他多次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配合当地非遗管理部门进行巡展和技艺培训,还开展剪纸“进校园、进军营”等宣传活动,向大众展示剪纸艺术的魅力。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剪纸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付忠民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习俗在逐渐消失。他希望借助剪纸艺术,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符号和民间艺术的重视,留住民俗记忆,不断传承和创新中国经典的非遗文化。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