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惠”千年敦煌 马来西亚留学生share研学心得
甘肃
站内

约“惠”千年敦煌 马来西亚留学生share研学心得

原标题:静享古郡敦煌:大约在冬季

作者 丁思 刘潇

“错峰游避开人群,敦煌冬春游又推出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为什么不来呢?”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的香港教育大学学生邱子宇和室友漫步敦煌大街小巷,在这座千年古郡开启一场City walk,静享冬日古丝路魅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每年11月初至次年3月底,气温寒冷的戈壁城市敦煌开始进入旅游淡季。今年冬天,敦煌旅游却一反常态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趋势,2024年元旦假期以来,敦煌六大景区接待游客逾万人次,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82%。

1月11日,来自青海中小学校的师生在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合影留念。九美旦增 摄

1月11日,来自青海中小学校的师生在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合影留念。九美旦增 摄

敦煌文化研学正逐步成为敦煌旅游新时尚,莫高窟成为“研学养身养心”的学堂之一。连日来,中新社记者来到冬日的莫高窟,没有了夏日的人声鼎沸和如长龙的队伍,多了更多青春面孔,穿着绚丽服饰、背着书包的学生,点缀着沉闷的戈壁土黄色。

“慢节奏游敦煌、优惠政策多”是吸引马来西亚留学生叶益铨奔赴敦煌的原因,莫高窟是他此行的最后一站。他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敦煌是中西文化交融交流之地,作为留学生来这里参观体验,看到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收获很多。父亲对丝路文化非常感兴趣,一定要带他们过来走走看看。

1月10日至18日,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在敦煌举行主题研学活动,近千名青海学子走进莫高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李燕军说:“研学是对孩子天性和思维的开放,来到敦煌莫高窟,让孩子们读懂本土文化,并向下扎根。”

1月11日,来自云南的学员在甘肃敦煌小镇鸣沙书院研学课堂学习临摹敦煌壁画。张晓亮 摄

1月11日,来自云南的学员在甘肃敦煌小镇鸣沙书院研学课堂学习临摹敦煌壁画。张晓亮 摄

敦煌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建成莫高学堂、鸣沙书院等16个研学基地,推出壁画临摹、汉简学堂等独具敦煌特色的研学产品。连日来,来自云南的学员们通过临摹九色鹿的壁画故事,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

为方便海内外游客出行,去年冬天以来,敦煌至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敦煌至韩国首尔两条国际航线陆续开通。

来自韩国首尔的62岁游客徐正下和朋友12日下午随团抵达敦煌。“太阳很暖和,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徐正下告诉中新社记者,他到访过中国张家界、杭州、广州等城市,对敦煌向往已久。“来之前,我们查阅了天气,看了很多关于古丝绸之路文化的书籍,想要做足功课游敦煌,更多了解这里的故事。”

该韩国旅游团13日参访莫高窟后,还将探访嘉峪关城楼、张掖大佛寺、张掖七彩丹霞等地。

1月7日,游人在敦煌文博冰雪场体验雪地游玩项目。王斌银 摄

1月7日,游人在敦煌文博冰雪场体验雪地游玩项目。王斌银 摄

因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的敦煌,曾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其中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遐迩,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近年来游客量逐年增加。

2023年,该市接待游客1682.93万人次。2024年,该市推出“敦煌文化研学季”品牌、“敦煌市冬春旅游八条优惠政策”,在景区门票、住宿、莫高窟游览洞窟等方面都推出优惠举措,以期让游客在冬日“看得更多、更好”。

相关新闻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短视频】敦煌:研学实践与冬春旅游实现“双赢”

自动播放

2023年,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省内不少旅游城市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石窟艺术探访研学系列路线成为全国旅游的新亮点。

在敦煌研究院创立的莫高学堂,以体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欣赏敦煌艺术的无穷魅力为主题的研学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团队。

2023年8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中,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9月,我省在敦煌举办甘肃研学旅行大会,发布了甘肃十大主题百条精品研学旅行线路,打造“研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研学旅游。

立足于甘肃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2023年底,我省文旅行业将研学旅行作为破解冬春旅游市场的主要发力点。敦煌市邀请了酒泉市“百名校长”研学考察,同时,对全国大中小学生免市属景区门票、莫高窟对研学团队开放洞窟由8个增至13个,文化研学季联盟酒店推出超值优惠,让研学游淡旺季有效衔接。

科学设置、良性发展。截至目前,敦煌市已建成16个研学基地,开发出30余套精品研学课程,为甘肃“拉长旺季、做热淡季、均衡四季”注入强劲动力。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杨海芸 王涛 高晨凯

敦煌融媒 李伟辰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