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古人就穿上了西服 最时髦的款式长这样

千年前古人就穿上了西服 最时髦的款式长这样

原标题:打开眼界 翻领、对襟、窄袖,

     千年前的古人 早就穿上西服啦!

三彩男骑马俑

三彩男骑马俑

三彩胡人牵马俑

三彩胡人牵马俑

三彩胡人牵驼俑

三彩胡人牵驼俑

三彩文官俑及三彩武官俑

三彩文官俑及三彩武官俑

翻领、对襟、窄袖,是现代服装的常见款式。大家也都知道,这种样式的服装叫西服或洋装,近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西式服装成为现代人的主流服装。而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宽袍广袖的汉服,就只能在古装影视剧中看看,或被汉服爱好者偶尔秀一秀啦。那么,西式服装是什么时候流行于华夏之地的呢?它的时间点可要比我们所知的早得多。若不信,我们就看看唐三彩胡人俑的服饰穿着——

壹 翻领、对襟、窄袖,胡人服饰更便捷

在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及《长安十二时辰》时,看到服装师给狄阁老(狄仁杰)、如燕姑娘、檀棋等角色穿上一身翻领、对襟、窄袖的衣装,最初的感觉是很穿越,这是现代服饰的样式啊,这不是服化人员把现代服装的元素硬加给古人嘛,简直太儿戏了。可当你看到从唐墓中出土的三彩胡人牵驼俑、三彩男骑马俑后,你就会感慨现在的电视剧在服饰化妆方面简直太精良了,切切实实做到了历史还原!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于秦安县叶家堡唐墓的三彩胡人牵驼俑、三彩男骑马俑及三彩胡人牵马俑这三位高鼻深目、浓髯翘须的胡人身穿的都是窄袖、对襟紧窄合身的胡服,除掉牵马的那位,牵驼的、骑马的身上的衣服都是西式翻领,是不是很熟悉、很现代呀。没错,他们穿的是胡服。胡服本就是西域、西亚等域外民族的服饰,从服饰特色上看,堪称是现代西式服装的鼻祖。

可能有人要说了,胡人穿胡服没什么奇怪啊。胡人穿胡服很正常,但在盛唐时期,胡服已不仅仅穿在西域来的商人、使者等这些外国人身上。上到宫廷朝堂,下至庶民百姓都以穿胡服为时尚呢。虽然没有历史记载,但以当时的情形而言,狄阁老以翻领对襟的西式衣服做常服算得上合理安排。更别说紧跟时尚的女子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女子流行穿胡服骑马,有时候甚至打扮成男子的模样骑马出行,这都是有史料、文物做依据的。所以,如燕、檀棋身穿胡服出入街市实在是太符合史实了。

鲁迅先生说“唐人大有胡风”,这点现在已成为共识。不谈李唐有鲜卑人的血统,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当时的首都长安不仅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中心。据史书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阿拉伯人等等。他们或求学,或出使,或行商,有的外国人甚至在中国当官定居。这么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下,胡服流行一时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爱新奇,赶时髦是人的天性,穿惯了长袍广袖的汉人换上短衣窄袖的胡服那感觉肯定很新奇呢。穿上紧俏的胡服既俏皮又英武,那便捷舒适更是汉服不能比的,骑马出行穿着胡服肯定要比穿汉服便捷利落得多。不然,战国时的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呢?要说,华夏民族穿胡服早在先秦时期就由赵武灵王开了头。当然,赵武灵王提倡的胡服与盛唐时期的胡服款式还是有区别的,毕竟任何民族的服饰一直都在变化发展,但窄衣窄袖的胡服便捷利落的特点不会变。

贰 宽袍、广袖、博带,华夏服饰多风流

为了增强国力,抵御外敌,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英明之举,事实证明,赵武灵王的改革措施也确实起到了作用,赵国由此从一个弱国壮大成“战国七雄”之一。赵武灵王在决定进行服制改革时其实是狠下了番决心的。担心人会笑话他,担心会受到阻碍。他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当时赵国人都不愿穿胡服,其中就包括他的叔父公子成。毕竟周朝是礼仪之邦,华夏服饰是礼乐仪制的反映,是教化文明的体现,怎么能换成蛮夷人的服饰呢!

汉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中华重衣冠礼仪,事实上,“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所谓“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中华文明的代名词。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贵族和平民纷纷逃亡到江南,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衣冠南渡”。

如果不考虑上马骑射的因素,华夏汉服的确体现了服章之美,宽袍、广袖、博带,穿在身上既庄重又飘逸,更别说汉服体系所展现的华夏文明独有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以及由服饰所体现的儒家的文化思想。服饰对一个民族来讲,绝不仅仅是遮体保暖的几片布,附着在服饰上的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服饰改了,附在其上的文化或多或少也会变。

唐人穿胡服,其实也就是赶了个时髦,图了个新奇。唐代的正统服装依然是汉服,瞧瞧,同样是秦安县叶家堡唐墓出土的三彩文官俑及三彩武官俑不照样穿着宽袍广袖的汉服吗?狄大人上朝穿的朝服肯定是圆领银青袍,普通老百姓依然穿着交领右衽的衣衫。白居易在其著名的《长恨歌》中以“风吹仙袂飘飘举”来形容杨贵妃的衣着,若不是长裙广袖,穿着紧窄的胡服如何有这样飘逸浪漫的效果!

文/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陈曙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相关新闻:知识点

      西服为啥成为现代生活的主流服饰?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西服自然是西方人的传统服饰,可为什么西服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主流服饰呢?

这就要从三方面说了。

第一,经济因素。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洋布、洋装、洋货纷纷进入非西方市场。批量生产,物美价廉的洋衣料受到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欢迎。从城市到乡镇,中国人抛弃了中国的传统布料服饰,踊跃接受洋衣料洋服装;

第二,文化与审美。20世纪初期,随着电影和报刊的流行,代表西方文化的电影、报刊传播的自然是西方世界的服饰审美,西服成为现代的、时髦的服饰开始被人们追捧,以西式元素为核心的现代服装便因此流行开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西服在现代生活中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容易在劳工群体中推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服最终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中国服饰。

中国传统的美丽汉服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汉服只符合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工业社会的生活难以匹配。想想穿着广袖长袍去乘公交挤地铁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实在太不方便了。此外,汉服的形制和它对应的传统礼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总之,穿汉服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只能作为文化遗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