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筑巢引凤,兰州新区“宠企”用“心”招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站内

【凤鸣】筑巢引凤,兰州新区“宠企”用“心”招

文/本网评论员 秦信芳

前不久,新华网、人民网等央媒报道,兰州新区从2017年至2020年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国家级新区,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同比增长20.2%,实现了经济质量和增速持续双跨越。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兰州新区营商环境的最优化。

兰州新区能够连续多年在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芧,一骑绝尘,说明城市竞争在历经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硬实力比拼阶段后,包括政务服务水平、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社会安全文明程度、生态环境优劣方面的营商环境等软实力的竞争,已经变得至为关键,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营商环境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它虽不像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建设成就等硬实力那样直观可感,却也不是无从捉摸,而是通过一桩桩具体的事例彰显出来。那么,推进营商环境更优化,兰州新区何以能?

人人代言营商环境 人人代表新区形象

一位苏丹留学生(中文名大龙)走进兰州新区商事登记大厅,只想咨询一下公司设立的流程,没成想,登记大厅工作人员主动问询,全程帮办,让他3小时内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最近发生在这位国际友人身上的事,让他对兰州新区的高效服务由衷点赞。而这,只是兰州新区热忱服务国内外投资者,让他们安心“安家”的一个缩影。

见微知著。从这件事中,不难体察到,在兰州新区,“人人代言营商环境、人人代表新区形象”不虚。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已经将把为群众、企业办事视作责无旁贷,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自觉,每个人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凝心聚力,把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在这件事上得到最好的彰显。

相信类似的事,在兰州新区不是孤例。这正是近年来兰州新区坚持把谋改革、优环境、促招商、强产业作为引领高质量赶超跨越的“先导工程”,树立人人事事都事关营商环境的思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大提升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动体现。营商环境就像一把“标尺”,检验着兰州新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以及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而作为投资兴业的市场主体,由于自身的感同身受,无疑是营商环境优劣的最佳评判者、检验者。一次高效便捷的办事过程,一次优质到位的悉心服务,都会让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之良好产生良好感受,坚定其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

反之,那种对市场主体现实需求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的冷漠或忽略,都有可能令其心生凉意,甚而对企业发展前景灰心丧气。然而,这种情形不可能出现在新区。

像这位热心帮助大龙办证的工作人员,她的热忱作为,无疑会给兰州新区的营商环境加分、添彩。人人努力,个人争先,就会凝聚起全员参与建设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让利于企 让企业轻装搏击市场大潮

自7月1日起,兰州新区新注册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及企业所属分支机构,实行首套5枚印章(企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其对公业务电子印章)刻制费用由兰州新区财政承担。届时,兰州新区企业开办在享受“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将迎来“零”费用时代。

这则看似寻常的新闻,读来却不由令人心生暖意,如沐春风。市场主体开办企业,需自备各类印章等“家当”,本是天经地义的自家事。然而兰州新区却没有按这样的常理考虑问题,而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体恤民意,将企业置办各类印章的事务主动承接过来,为这笔费用埋单。这样做,减轻了企业负担,节约了办企成本,一定意义上讲,何尝不是对新办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的应有之义?

虽然只是看似数额不大的500元,但是,它对新办企业增强扎根兰州新区图发展的决心,坚定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的信心,谁又能说不是莫大的激励呢?

兰州新区实行新注册企业印章刻制政府埋单,可为每户企业至少节省500元开办费用,预计一年内可为兰州新区开办企业贴补资金150万元以上。显然,如此让利于企业,兰州新区要为此增加一笔财政支出,虽然说政府的存量利益被触动了,但企业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了,而企业做大做强,无论是于企业还是于政府,都是大有益处的。

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困则经济衰,兰州新区显然深谙其中的道理,近年来采取了诸多让利于企、为企业减负的务实举措,让企业减轻包袱,在市场大潮中轻装前行。

例如,在优化项目要素配置上,兰州新区推行“不来即享”,累计兑现奖励资金67亿元。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弹性出让、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价政策。优化企业水、电、气、暖、社保、税费、融资等生产要素成本,大数据电价降至0.28、大工业用电降至0.35元/度,累计为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融资170亿,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明显下降。

自2019年5月1日起,兰州新区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经初步测算,此次降费仅养老保险费一项,每年可为792户参保企业减轻负担约两千多万元。

不难体察,此次兰州新区为新办企业刻制印章埋单,显然是在对企业的实际困难和负担有着更贴切和全面的调查与研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为企业减负潜力的生动例证。

营商环境“优”在路上

一座新城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在招商引资上,不能怪投资者挑剔,“难伺候”。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营商环境良好、投资和创业成本低、公共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高的地方,理所当然会成为投资者青睐的“风水宝地”。

就此而言,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质服务就是竞争力。

兰州新区以政务环境的高效便捷、市场环境的竞争有序、法治环境的公平正义、人文环境的开放包容、生态环境的宜居宜业,奋勇争先,走在前列。从2017年至2020年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国家级新区,连续两年获评 " 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 ",这不俗的的发展成绩,就是对兰州新区良好营商环境最好的诠释。

“用时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是入驻企业对兰州新区营商环境的最佳评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未有竟时。这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 营商环境“优”在路上。

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良好的营商环境越发成为吸引发展资源的重要因素,越发成为增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兰州新区通过比速度、比效率、比服务,打造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就一定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