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沙漠的一条“河” 奔涌青春热血“拯救”家乡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阻击沙漠的一条“河” 奔涌青春热血“拯救”家乡

文/李晓佳

马俊河是平凡的,黝黑的皮肤和爽朗的笑声符合一个地道西北人的形象,但他又是不平凡的,十几年如一日,穿梭在沙漠的各个角落,把青春种在了沙乡土地上,用生命的厚度书写荒漠变绿洲的传奇。

马俊河(右)带领父老乡亲压沙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马俊河(右)带领父老乡亲压沙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蓝天白云与黄沙大漠完美融合、相映成趣,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网状的麦草方格一望无际,筑成守护绿洲的“秸秆长城”,2.5万亩梭梭林如同一个个坚强的战士,坚守在沙漠最前沿,守望着民勤人的绿色梦想。

“好好念书考大学,永远别再回来。”马俊河从小就听着长辈的念叨长大。民勤县国栋村是马俊河出生的地方,这里紧挨着腾格里沙漠,每次沙尘暴后,村民们都要用小推车从院子里往外推沙子,回忆起过去的家乡,老人们最感慨的便是动辄狂风肆虐、沙尘遮天蔽日的景象。

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全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各类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达到214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9%,属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则位于民勤昌宁镇,面积约8万亩,是由湖泊退化后形成的盐碱地和流动沙丘交叠而成。治理之前,这里曾是危及民勤农业生产的一个较大风沙口。

2016年,马俊河主动联系民勤团县委、昌宁镇政府,义务承担起了四方墩的治理任务,一干就是五年,将志愿服务变成了自己一生追逐的事业。

“民勤绿洲将会在17年后消失!” 2005年的一天,一则互联网上的信息,震惊了在远在昆明做药材生意的马俊河。黄沙布满天空,村民的房屋几乎要被沙土淹没,村民们用水不便的状况愈加严重……他陷入深深的忧虑,民勤人真的要无家可归了吗?

民勤生态林基地种植的万亩梭梭林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民勤生态林基地种植的万亩梭梭林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2006年,心系家乡的马俊河辞去工作回到兰州,和民勤籍志愿者韩杰荣一起成立了当地第一个环保志愿者组织——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总是很遥远,“拯救民勤”行动一开始就“撞上了南墙”。头两年,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每年只能募集到3000多元。

2009年情况更糟,开春梭梭下种之际,协会连3000元都没募集到,报名的志愿者也寥寥无几。之前工作赚的钱花光了,志愿行动无法顺利进行,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参加到拯救民勤的行动中?马俊河感到非常棘手。

“做志愿活动不能光靠热情,恢复人们对生存、生态、生活的信心更为重要,还要有专业的运作。”马俊河痛定思痛,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

2009年秋,马俊河回到老家国栋村,在自家的土房里,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办起“拯救民勤网”和个人博客“天下民勤网”,真实记录了当地生态环境变化和荒漠化治理进程。

2010年,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招募了900多名志愿者,当年种植梭梭800多亩,国栋村周边的沙漠全部披上了绿装,创造了民勤治沙的“国栋模式”。

沙漠里的红柳树林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沙漠里的红柳树林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勤,马俊河的公益治沙行动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支持。杭州日报社连续11年推出“拯救民勤·绿色传递”大型社会公益行动,号召杭州市民每人捐款10元,在民勤沙漠上种一棵梭梭;南都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等多个公益组织也参与到了“拯救民勤”行动中来。

“扶贫助困是一项蕴涵爱心的事业,是太阳底下充满温暖的事业。”马俊河常说,自己是民勤的孩子,能够尽一己之力,帮助家乡改善生态环境,帮助父老乡亲改善生活条件,是他最大的愿望。

目前,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已有2名专职人员,核心志愿者38人,活跃志愿者11890名。13年来,协会累计向社会募集资金630余万元,累计参与志愿者超过1万人,先后在民勤建设了6个志愿者生态林基地,种植梭梭等各类林木40000余亩,成活率达到85%,让12个村庄1万余人的生产不再受到流沙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