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极”敦煌现罕见“雹”雨 部分城区引发内涝
甘肃
站内

“中国旱极”敦煌现罕见“雹”雨 部分城区引发内涝

自动播放

原标题:“中国旱极”敦煌现罕见“冰雹雨”

中新社兰州5月19日电 (记者 冯志军)素有“中国旱极”之称的甘肃敦煌18日下午出现罕见的强降雨加冰雹天气过程。据当地气象部门称,5月历史同期出现如此冰雹,在敦煌实属罕见。

“今日敦煌大雨,甚至下冰雹。朋友圈里全是雨,两个同事没带伞,坐在车里下不来,求助撑伞去接,我的外套淋湿,鞋里面也进水了。”一位敦煌市民称。

记者18日深夜从敦煌市委宣传部获悉,当天午后,敦煌上空响起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密集的豆子般大小的冰雹紧随其后,城区瞬间最大降雨量达到11毫米。

据敦煌市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天,敦煌市还将出现30毫米以上的暴雨天气。中新社记者对比敦煌历史年均降水记录发现,这接近于当地“一年的降水量”。

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的敦煌,境内多沙漠和戈壁,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5%。据科研机构研究,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40毫米,而蒸发量逾2500毫米,局地年均降雨量仅有10毫米,故被称为“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

敦煌官方称,此次强降雨天气对当地道路交通、大田农作物生长等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冰雹带来的影响明显,相关部门已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另据了解,此次极端天气过程致较少林果产业受损。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早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古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寺遗产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就是因为历史上长期干燥,如敦煌保存这么多石窟,就因为它长年处于干旱少雨的沙漠当中,偏多降水可能会导致壁画逐渐变样、甚至脱落。

几天前,因受持续降雨影响,为保护游客和文物安全,包括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在内的敦煌石窟群大多数石窟被迫暂停开放。

相关新闻

新甘肃:敦煌下冰雹了!持续四十分钟历史罕见

“中国旱极”敦煌现罕见“雹”雨 部分城区引发内涝

新甘肃客户端5月18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通讯员 蔡青青)今天下午2时20分,敦煌市出现雷阵雨并伴随冰雹天气,冰雹天气持续四十分钟左右,最大直径13mm。

这是敦煌气象站建站以来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直径最大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过程伴随降水量25.8mm。

“中国旱极”敦煌现罕见“雹”雨 部分城区引发内涝

针对此次天气过程,敦煌市气象台发布气象信息专报——18日敦煌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主要降水时段为17日夜间到18日白天,提醒相关部门注意防范。并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冰雹橙色预警信号以及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联合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等。

“中国旱极”敦煌现罕见“雹”雨 部分城区引发内涝

(本文图片由 王玉 拍摄)

澎湃新闻:甘肃敦煌出现冰雹天气,部分城区引发内涝

5月18日消息,当日,甘肃酒泉、嘉峪关等地突降暴雨,敦煌市14时开始出现雷阵雨并伴有冰雹。冰雹最大直径达13毫米。敦煌市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受天气过程影响,敦煌市部分城区出现内涝,房屋被淹。当地消防救援力量到达现场,通过抽水设备帮助周边居民排水,并协助当地市政部门排除道路积水。据了解,此次天气过程影响甘肃酒泉、嘉峪关、张掖、临夏、甘南等地,多地发布大风、暴雨、雷电等预警。

另据@甘肃气象 消息,敦煌出现建站以来最强的一次冰雹天气。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