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鼻祖”名至实归 开枝散叶东渐西被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正文

“石窟鼻祖”名至实归 开枝散叶东渐西被

近日,“陇上花开·相约武威”的文旅活动在武威天梯山石窟大景区举办。

天梯山石窟位于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

我们驱车从武威市区出发,沿城南方向行约50公里,即到达灯山村黄羊河水库。

这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四周峰峦层层叠聚,源自祁连雪山的黄羊河,自南而北贯穿了整个盆地。

黄羊河水库 杨艺锴 摄

黄羊河水库 杨艺锴 摄

水库的北岸,土褐色的山峦高低起伏,如云梯般层层伸展至天际,这也是天梯山得名的缘由。

山崖上开凿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石窟,便是天梯山石窟,亦名凉州石窟。

继续沿山边的水泥路前行约100米,穿过一道低矮的隧洞,那尊赫赫有名的石窟大佛便豁然立于近前。第一眼便被大佛悲悯、睿智、玄奥的眼神所震撼。

只是这一瞥,就是遥远漫长的16个世纪。

游客正在大佛前拍照 杨艺锴 摄

游客正在大佛前拍照 杨艺锴 摄

这座大佛坐像高达28米,两侧有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多闻6尊造像,形象逼真、神态各异,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卓越构思。

大佛的正前方是黄羊河水库堤坝,堤坝顶端是木栈道,栈道和大佛腹部持平。从堤坝内侧的木制梯阶拾级而下,下行约10多米,就到了大佛脚下。抬头仰望,高达30米的石窟与佛像挺拔伟岸,高大无比。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

说到石窟,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中国的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相比四大石窟,这座不是很知名的天梯山石窟,却享有石窟鼻祖的美誉,是虚是实?究竟为何?

沿堤坝内侧的木制梯阶拾级而下,即可来到大佛脚下。杨艺锴 摄

沿堤坝内侧的木制梯阶拾级而下,即可来到大佛脚下。杨艺锴 摄

武威,又称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绵绵古丝绸之路横贯武威,造就了“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4000余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城史,成就了武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的美誉。

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凉州渐渐成为佛教的主要中心,东来西往的高僧多驻锡于此。

公元412年,北凉国主沮渠蒙逊迁都武威。

沮渠蒙逊可不是仅仅来武威赶场子、凑热闹的。

他在武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进一步推崇和宣扬佛法,缘于此,这里中外高僧汇集,使得当时的武威成为仅次于长安的佛教文化名城。

天梯山石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建开凿的。

此后,多个朝代均有开凿之举。

据有关碑碣记载,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天梯山石窟尚有洞窟26个,因地震和自然灾害,现有凿于北凉时期的5个窟,北魏时期的4个窟,唐代3个窟,另有7个窟开凿年代不明。

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考察过天梯山石窟和河西地区的金塔寺、文殊寺石窟后,将新疆以东最早的石窟模式称为“凉州模式”,并认为,正是天梯山石窟创立了凉州模式。

穿过这条低矮的隧洞,即可看到大佛造像。杨艺锴 摄

穿过这条低矮的隧洞,即可看到大佛造像。杨艺锴 摄

凉州模式曾辐射至很多窟寺。

特别是北魏灭北凉以后,将凉州3万多户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如此多的人口当中,也包括凉州数千僧侣工匠,其中就有开凿天梯山石窟的几乎全部凉州僧人,最著名的是昙曜。

昙曜本是凉州人氏,到了平城后,面对北魏佛事断歇的状况,他建议北魏文成帝开窟造像,复兴佛教。

昙曜的愿望和文成帝不谋而合。

昙曜奉北魏文成帝旨意,主持开凿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品位高雅,堪称公元五世纪石窟雕刻艺术之冠,它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于一体的民族瑰宝,人类遗产。

这位曾经开凿过天梯山石窟的凉州和尚,正是云冈石窟最初的推动、组织和主持修建者。

北魏太和18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洛阳龙门石窟亦仿照云冈形制。

某种程度而言,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即是凉州模式的延续。

即使莫高窟,虽较天梯山石窟开凿更早,但其鼎盛时期,仍然受北凉、北魏流派的影响较深。

如此说,从对内地石窟流派影响上看,天梯山石窟被尊为石窟鼻祖,也确是名至实归。

踯躅于天梯山石窟山水间的小道,眺望着辽阔的黄羊河水库,蓦然间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似乎这短短的一段迤逦山路,就是一座架通1600年光景的时空桥梁。毕竟,昙曜虽然远去,但石窟犹在,经典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