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融新风 阿克塞移风易俗润民心
甘肃
甘肃 > 资讯 > 酒泉 > 正文
站内

民族节日融新风 阿克塞移风易俗润民心

原标题:阿克塞县:党建引领树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作者:张鹏年

近年来,阿克塞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移风易俗新路径,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红帆领航破陈规 组织聚力树新风

建立“县委统筹、乡镇主抓、村党组织包干”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乡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制定印发《阿克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整合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资源,打造移风易俗宣传阵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站)19个、实践点(基地)15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大地。

图片

约出文明新气象 规立治理好风尚

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原则,指导全县11个行政村、4个社区共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15场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明确红白喜事操办标准、规模和流程。同时,成立由村“两委”成员、老党员、乡贤、群众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负责对各村婚丧嫁娶等事宜进行监督和指导。建立移风易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群众对违规操办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同时,为确保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的有效执行,建立奖惩机制。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将移风易俗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通过举办那吾热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在活动中融入移风易俗理念,让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接受新风尚的熏陶。

图片

头雁振翅作表率 星火燎原践初心

组织全县300余名农村党员、村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要求党员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严格执行移风易俗规定,做到“四带头”:带头简办婚丧事宜、带头抵制高额彩礼、带头文明祭祀、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成立由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4支,围绕婚丧嫁娶、关爱孤寡老人、环境卫生整治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依托村(社区)积分超市,把红白事简办、孝亲敬老、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范畴,对党员干部参与移风易俗工作情况进行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通过积分制度,激发了党员干部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近年以来,全县党员干部通过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累计获得积分2万余分,兑换生活用品3000余件。

图片

多元载体传新声 春风化雨润民心

线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开设“移风易俗”“德润阿克塞”专栏,宣传移风易俗政策法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同时,利用村(社区)微信群、QQ群等,定期推送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创新“文艺+宣讲”“文化+宣讲”模式,把移风易俗政策融入民俗节目创作中,组织文艺团队编排舞蹈、小品、快板、冬不拉等移风易俗文艺节目,深入乡村开展巡回演出10余场次,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移风易俗教育。同时,依托“马背流动党校”“冬不拉小分队”“喝茶日记”“党员学习驿站”“普法马褡子”等活动为载体,深入乡村开展理论宣讲活动400余场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移风易俗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

图片

(多彩阿克塞)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