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信芳
从普通加油员做起,到成长为负责整座加油(气)站的经理,兰州新区中油商投石化有限公司淮河大道加油(气)站的李卓轩这场蜕变经历了近十三年。从学习油品知识的点点滴滴,到掌握特种设备的维护,严格管控油气数量与质量,李卓轩带领全站员工,用专业、热忱的服务,换来客户由衷的赞许。
从业近十三年,李卓轩深切感受到,给车辆加油,并不是提枪加油这么简单。从引导车辆、礼貌询问、提枪加油、收枪复位到付款送行等步骤,全程都在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且周到的服务。每一处细节的无微不至,只为让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专业且贴心的加油服务,让客户满意的同时,也增强着自己的职业成就感。
鉴于工作的特殊性,天天跟油、气打交道,确保安全是重中之重。李卓轩深知,只有熟悉加油(气)站的主要设备,了解其性能和工艺流程,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正确处置。为此,他挖透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了解油品及液化天然气的基本特性,力求掌握不同油、气的成分、用途,对其安全储存、正确使用以及应急处置的方法都了然于心,确保加油、加气过程的安全与顺畅。
警句千条万条,安全作业始终是第一条。“安全是加油(气)站的生命线,责任重于泰山。时时刻刻谨小慎微,才能用以专业和热情守好这道防线”,对于自身职责,李卓轩说得最多的,是责任心。在加油(气)站,违章操作是绝对不允许的。他和同事们一丝不苟地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从思想认识上时时拧紧安全螺丝,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决照章办事,将任何的隐患、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能否运营好一座加油(气)站,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认知和选择,还关系到加油(气)站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李卓轩认识到,加油(气)站作为服务场所,只有优化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增值服务,才能提升客户体验,吸引和留住更多客户。为此,加油(气)站为客户提供饮用水、临时急救药物、雨伞、简易修车工具等服务,满足客户的不时之需。优质、专业、诚信、安全的高标准服务,使该站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在能源保供的前沿阵地,作为加油(气)站的“主心骨”,李卓轩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将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每一项工作,以扎实的作风和创新的举措,推动加油(气)站的安全、服务、经营水平全面提升。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