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加班点外卖 老赖送上门……
甘肃
站内

执行法官加班点外卖 老赖送上门……

原标题:点咖啡点中“老赖” !“95后”8年为2500多人兑现纸上权利

他被称为“老赖克星”,却又是当事人困境里的一束光;他手握法律赋予的强制力,却始终相信人心有温度;1995年出生的他是兰州市最年轻的执行法官,在法院执行一线奋战8年,累计执结案件超过2500件。他,就是西固法院执行法官张健。

8年寒暑 2000次交锋

张健2017年毕业后进入西固法院执行局,张健说:“坐堂问案是审判庭的同事们,我的战场在路上、在银行、在厂房、在田间地头。我的KPI很实在——把判决书上的白纸黑字变成申请人兜里的真金白银,或者是让孩子能顺利上学,老人能安心住上房。简单说,就是让法律说的‘算数’!”

在充满对抗与张力的执行场上,张健已经干了8年,岁月在卷宗间无声流逝,他也褪去青涩,成为西固法院的一名执行骨干,平均每年办理300起案件的背后,是他上千次与失信行为的正面较量,更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兑现。“执行法官的战场没有硝烟,但刀光剑影从未停止,”张健眼中沉淀出岁月磨砺的坚毅。

一份“自投罗网”的外卖

6月28日9点,张健照常加班,极少喝咖啡的他突然点了单咖啡外卖,支付成功的页面跳出,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配送信息框随之显现:骑手赵海(化名)。当张健的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赵海,时间在这一刻骤然凝固,“不会吧,有这么巧?”张健边小声嘟囔着,边迅速点击鼠标,从电脑里调出一份卷宗:“名字真的一样,是一个人?”张健的神情有点复杂,质疑、紧张、兴奋、又有点期待,他说:“我找这个被执行人赵海很久了,他欠款11万元,一直联系不上”。

“您好,您的外卖”骑手打来取餐电话,张健几步冲到楼院门口,他没有立刻开门,而是隔着玻璃门看着骑手,拨打那个一直无人接听的被执行人电话,骑手电话响了,确定是他!“赵海!”张健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道平地惊雷,“找了你几个月,电话不通,地址是假,名下空空……路子挺野啊?进来吧”,张健侧身让开通道。没想到,一单外卖送上一名“老赖”。

对于这次收获,张健总结:“撞大运。在执行里,最难的就是查人,好像法官一直在跟被执行人玩捉迷藏。我们翻户籍档案、追踪水电费缴纳记录,蹲守在凌晨四点的菜市场,只为找出被执行人露出的尾巴。可他们或伪装成外卖骑手,或藏身深山民宿。被执行人的电话有八成传出语音提示‘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好不容易打通了,对方回复:‘我确实没钱,下周吧,我尽量凑点……’”张健时常在梦里看到被执行人就在眼前,伸手却抓不住。醒来时,桌上又堆满新的执行卷宗,这些是无数个纸上权利等他去兑现。于是,张健又开始在人海中继续这场“捉迷藏”。

一声“对不起” 成执行新标的

张健手头的卷宗堆里,正悄然滋生一种新型“硬骨头”,它们不涉及房产查封,不关乎账户冻结,判决书主项那行“公开赔礼道歉”像一纸烫手山芋,张健说:“强制一个人开口道歉,远比冻结账户复杂得多。一方面,道歉的形式难以规范统一。不同的人对道歉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即可,而另一些人则要求在特定的场合、通过特定的媒介进行正式、诚恳且详细的道歉。另一方面,道歉的诚意不好衡量与监督。即使当事人按照要求在形式上完成了道歉,但内心是否真心实意,难以判断。比如在商业竞争中的诋毁事件,败诉一方被迫道歉,虽然发了道歉声明,可在道歉之后依然暗中进行诋毁行为。赔礼道歉,执行起来挺难。”

8年执行法官经历,让张健更深刻理解换位思考,“都说执行要‘雷霆手段’,没错!该查封就查封,该拘留绝不手软。法律底线,寸步不让!可我也见过太多无奈。执行是冰冷的法律条文,但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滚烫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规则之内,多一分理解,快一点行动。”

“我不是高高在上的‘官’,我更像是‘权利兑现师’+‘矛盾化解员’+‘法律守护者’的混合体。穿着法袍在法庭,我代表国家威严;换上便装在路上,我就是那个为申请人权利‘跑断腿’的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观澜新闻)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