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刚 图/侯锐
“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专场举行
5月28日,凤凰网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将创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以中亚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契机,加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向西出口力度,鼓励能源企业开展境外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运营,加快技术和装备向中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输出。
据介绍,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该省鼓励受“碳关税”影响的进出口企业开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交易,借助沙漠、戈壁新能源基地建设,发挥风电、光伏产业先发优势,扩大风电整机及组件、光伏产品等出口份额,培育全产业链,通过参与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升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
该省将发挥资源禀赋独特、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抢抓国家产业转移等战略机遇,建设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招引中东部地区冶金、制氢、硅料生产等现代高载能产业落地,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
该省还将加强西北五省电网互联,协调各省区备用容量,整合备用资源,开展余缺互济商谈。与其他省份、国家智库能源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推进新能源关键技术攻关、重要政策研究、人才交流培养、重大基地实施等工作,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推动、民间促进的新能源建设和合作新机制。
据悉,2024年甘肃省向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新能源产品4.76亿元。预计到2030年底,甘肃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值超过2000亿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