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制约投资“玻璃门” 兰州护航民企成“营”家
甘肃
站内

打破制约投资“玻璃门” 兰州护航民企成“营”家

原标题:张晓强参加“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专题协商座谈会时强调

    聚焦贡献率更大竞争力更强政策环境更优 扎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兰州晚报讯 5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晓强参加“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与部分省、市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主席王宏主持会议。

会上,政协委员围绕加快政策落地、促进民间投资、优化营商环境、拓展海外市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张晓强指出,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强省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部署,聚焦贡献率更大、竞争力更强、政策环境更优,扎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张晓强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持续精准发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要着力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制约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不断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要着力以法治建设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落实,深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扎实推动公正司法,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推动各项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为民营企业降本减负,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全面践行“店小二”式服务,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着力支持民营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着力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机制,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市领导王鸿岳、潘喆和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等参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郭兰英

(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

兰州日报:锚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目标 扎实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兰州努力打造“我比别人办得好、我比别人办得快”服务品牌

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5月12日,市人大代表建议督办协调会召开。会议要求,全市要锚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目标,坚定不移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着力提升满意率、贡献率、辨识度,扎实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全市上下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注重成效,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努力打造“我比别人办得好、我比别人办得快”的兰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今年,兰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群众和企业普遍关注及反映强烈的市场壁垒、有诺不践、违规收费、拖欠账款、侵害产权等难题,纵深开展公平竞争、政务诚信、服务保障、规范执法、减负降本、纾困解难、权益维护等十三项提升行动,全面对标一流,抓提升、提效能、补短板。

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以良法善治护航企业发展

法治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大力推进法治兰州建设,深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公正司法,以良法善治护航企业发展。聚焦检查扰企,实施规范执法提升行动,开展“兰企安心营”专项行动,推行“一业一查”“入企扫码”“企业免检白名单”,整合全市40个部门执法检查内容,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行动,规范逐利执法、异地执法、扰企执法等行为,做到整改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聚焦侵害产权,实施权益维护提升行动。完善涉企产权案件申诉、复核、重审等保护机制,坚决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开展涉企案件清理行动,加快推进积案、挂案“动态清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构建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人民调解、商事仲裁多元化解机制,执行联合惩戒制度,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

提升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全面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十三项提升行动中,列为第一项的便是聚焦市场壁垒,实施公平竞争提升行动。实施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专项整治行动,全省率先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开展“竞护兰州”专项行动,纠正妨碍市场公平准入行为。开展反垄断执法行动,强化公用事业等领域垄断线索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商业营销等行业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整建促”三年行动,试点政府采购领域对异常低价投标的约束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市在破除区域壁垒、打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执行政府采购“三降两免一提”,实现采购交易“零成本”。实施“数字+交易”赋能工程,搭建全省首个国家EBS认证的三星级交易平台,推行人工智能“不见面”开标、跨省域远程异地“1+N”分散评标。推进“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和“明厨亮灶”“透明车间”等非现场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实行“首违不罚”“两轻一免”清单,对经营主体“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全省首推50个领域一份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行政处罚决定和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创新拓展40个“信易+”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重塑形象、轻装上阵。

提升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省事省时省钱省力

“以前办企业,要跑好几个部门,准备一堆材料,现在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完成登记,太方便了!”近日,在城关区开办新公司的李女士,亲身体验了市场准入“无感登记”新模式,为这项改革举措连连点赞。

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省事、省时、省钱、省力。全省率先推行质量监督“多段式联合验收”、47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等26项创新举措。加快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压减权责清单事项,常态化开展“周末不打烊”服务,着力提升“六个通办”效能,优化全流程帮办代办,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成功跻身全国高能力水平组别。坚持数据赋能、整体协同、迭代升级,大力推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政府职能数字化转型,推行电子证照跨领域跨层级应用改革,全市6.95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汇聚电子证照3500万册,资源共享全省第一。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实现企业开办1个环节,25分钟领章,“零费用”、全流程“即时办结”。率先实施财产登记“土地带押过户”“带押分割”“一码关联”,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N”信息赋能运用场景,持续打出83项财产登记质效提升“组合拳”。建立全省首个10分钟“兰税捷办”服务圈和85个便民办税服务站,178项纳税业务“最多跑一次”,网上申报率达99.5%,稳居全省第一。

提升“店小二”式服务水平

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今年,兰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之家”专区,建立“企业之家”服务新模式,集成涉企服务资源,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实现纾困助企、政策惠企、法治护企、服务利企。

甘肃嘉盛长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与市住建局窗口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后表示:“通过市住建局的解答,我们对线上办理施工许可证流程进一步熟悉了,十分感谢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我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宏观政策落地落实、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切实为企业降本减负、增效赋能,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聚焦清而不亲,实施安商护商提升行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行为负面清单,推行民营企业和商会建议交办督办、办理结果评估和反馈机制,长效化开展政企交流系列活动。常态化协同化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任性用权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此外,聚焦项目落地,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全面践行金城“店小二”式服务,健全“百项千亿工程”“1+5+X”工作机制和“6+8”服务保障机制,对企业投资意愿、履约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切实提高签约项目质量。实施“五定包抓”责任制,积极协调解决制约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支持项目,提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的管家式、个性化帮办代办服务,全力推进重点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