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晨钰
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景正红(左)陪伴孩子们成长 杨艺锴 摄
“从2013年的3人到2024年的19人,村里每年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这12年间出了125个大学生。”今年55岁的景正红高兴地说。作为图书管理员,她已经在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农家书屋工作18年,见证了书屋从简陋到完善,见证了书屋陪伴孩子们成长,见证了书屋带给村里的可喜的变化,见证了2017年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
一间80平方米的书屋,20个书柜、2万余册图书……让大家爱上阅读是景正红最大的目标,她认真学习图书管理知识,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介绍适宜的书籍,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针对性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现在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我们通过读书分享会、趣味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激发创造力,形成热爱阅读的氛围,让更多人放下手机、走进书屋。”景正红说。
高墩营小学学生在农家书屋乐享阅读时光 杨艺锴 摄
高墩营小学五年级学生钱俊蓉是书屋的常客,在这方小天地、大世界里,她看过四大名著,爱上科幻类书籍,最喜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钱俊蓉微笑着说:“书中的小女孩并没有因为失明而气馁,而是积极面对生活,给了我无穷动力。”她还喜欢参加书屋的公益活动,不断结识新朋友。
热爱和坚持让书屋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力量。每到周末,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的志愿者们便来到书屋一对一辅导,村里的孩子还走进兰州大学博物馆,在实践中开拓视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也在寒暑假通过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反哺书屋,发挥榜样的力量。
兰州大学志愿者在高墩营村农家书屋教孩子们画画 景正红 摄
书屋吸引的,还有高墩营村村民。当地高原夏菜产业不断发展,书屋为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及时了解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精准推送知识,帮助村民学习科学养殖、种植新技术。此外,手工编织等活动亦充实着农村妇女的生活,书屋成为全村的文化活动中心。
高墩营村党总支书记钱其峰说,将进一步丰富图书种类,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法律意识,发挥好书屋的价值,用知识的力量助推乡村文明建设。
书屋整洁温馨、图书种类丰富,学生在阅读中受益。杨艺锴 摄
据悉,高墩营村农家书屋建于2007年,是甘肃省首批图书馆图书流通站。建成以来,年均借阅量逾3500人次、阅览群众和师生达5000人次以上,2018年被评为全省五星级农家书屋。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