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责任倒查机制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4月17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甘肃省人社厅从强化全链条责任追溯、防范基金流失和欺诈风险入手,研究制定了《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责任倒查机制》,为社保基金安全加上了“保险锁”。
该机制明确了启动责任倒查的具体条件,各级人社部门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上级部门交办、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立案移送及案件判决发现、审计发现、其他同级部门移交、投诉举报、媒体曝光、数据比对、系统提示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单位和人员未依法履职影响基金安全的问题线索。
在政策执行方面,机制要求对违规减免、超范围支付等行为进行核查;在基金筹集方面,核查缴费基数申报、核定、欠费催缴、财政补贴到位及使用情况;在基金管理方面,检查专户管理、保值增值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在基金支付方面,审核人员信息数据、待遇发放标准、资格认证、冒领追回情况;在审核把关方面,核查参保登记条件、信息变更、缴费年限认定、一次性补缴、待遇核定、待遇终止、退休审批、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事项的合规性。同时,对业务数据、审批材料、系统日志等证据链条进行全面核查。
此外,机制还界定了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措施。对于核查发现的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属于违规行为的,由人社部门进行约谈或作出行政处理;涉嫌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已退休、离职或调离的责任人,其责任认定参照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拒不整改、无故拖延或整改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
(甘肃经济日报)